9月16日,乌克兰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对所有从印度进口的柴油进行抽样和实验室检测,以判定这些柴油是否由俄罗斯原油精炼而成。 乌克兰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被逼急了”,2025年6月,俄军空袭了乌克兰最大的克列缅丘克炼油厂,直接把人家80%的发电厂和三分之一的水电站“干趴下”了。 这下好了,乌克兰全国停电,医院、学校全靠柴油发电机硬撑,柴油需求量蹭蹭往上涨。 眼瞅着冬天就要来了,田里灌溉的机器、运物资的卡车,哪样离得开柴油?这节骨眼上柴油要是断了,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前线的物资供应也得掉链子。 没办法,乌克兰只能转头向国外买柴油,印度就成了重要的供应方,今年7月到8月,印度给乌克兰送了不少柴油,8月那一个月就运了12.5万吨,占了乌克兰当月进口量的19%。 更关键的是,印度柴油卖得比中东那些国家便宜,乌克兰现在经济紧张,能省一点是一点,可问题就出在这柴油的来源上——印度近四成的原油都是从俄罗斯买的,而且是拿的折扣价,每桶比国际价低20多美元呢。 印度把这些俄油加工成柴油,一转手卖给乌克兰,中间能赚不少差价。2025年上半年,印度光靠买俄罗斯的便宜原油就省了25亿美元,这生意换谁都舍不得丢。 乌克兰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柴油很可能是俄罗斯原油炼的,可之前缺油缺得厉害,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冬天快到了,心里更矛盾了——用了这些柴油,不就等于间接给俄罗斯送钱吗?这跟自己反俄的立场完全拧巴了。乌媒都直接叫印度"二道贩子"了,这话虽然难听,但也说出了乌克兰的憋屈。 泽连斯基最近还公开说特朗普给印度征25%惩罚性关税是对的,意思就是想给普京施压,可见乌克兰对这事儿有多在意。 可印度那边根本不把乌克兰的担心当回事,印度财长说了好几次,能源采购是他们自己的事,得先顾着国内的经济需求,这话也没说错,印度85%以上的石油都得靠进口,俄罗斯的便宜原油能帮他们省一大笔钱,炼油产业还养活了几百万人,要是听乌克兰的话少买俄油,印度国内油价就得涨,通胀跟着来,经济肯定受打击。 再说了,印度还给乌克兰供着药品呢,占乌药品进口的两成,真把印度惹急了,说不定会在这些合作上表达不满。 现在欧盟也插进来了,正琢磨着推出第19轮对俄制裁,还想把那些"帮俄罗斯规避限制"的国家加进去,印度很可能就在名单里。 可欧盟自己也犯嘀咕,欧洲用的柴油有30%都得从印度买,这里面不少还是用俄罗斯原油加工出来的,真要是制裁印度,把印度炼油企业列进黑名单,印度就没法用欧盟的金融服务,对欧出口柴油也得受影响。 可欧洲能源署都说了,现在的技术根本没办法查清楚混合炼油的原油到底来自哪,要是禁止印度柴油,可能连那些不含俄罗斯原油的合法出口也一起堵住了。 这就把乌克兰夹在中间为难了,想严格检查吧,怕耽误时间影响供应;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又怕落下话柄,还间接帮了俄罗斯,敖德萨港口那艘船最后检查合格卸货了,但这只是开始,10月以后检查标准会更严。 到时候真查出"有问题的油",是退回去还是硬着头皮收下?乌克兰自己也没底,他们最近在跟阿联酋谈买柴油的事,可阿联酋的柴油比印度的贵15%,能不能谈成、10月之前能不能运过来,现在谁也说不准。 乌克兰这步棋走得确实有点急,没完全算好后续的麻烦。一旦限制印度柴油,马上就会面临柴油缺口。 想转买中东的油吧,不光价格贵,运过来的时间还比印度长;想找欧盟买,欧盟自己柴油库存都比去年少,未必有多余的能给乌克兰。 10月正好是乌克兰的农业旺季,农机要是没柴油运转,粮食收割都得受影响,军事运输也会受波及。 但话又说回来,乌克兰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他们之前一直打击俄罗斯的炼油设施,今年1到8月炸了俄罗斯12座主要炼油厂,占了人家大中型炼油设施总量的40%,导致俄罗斯炼油产能下降21%。 这招确实打在了俄罗斯的经济命门上,因为石油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外汇来源,现在俄罗斯反过来通过能源渠道施压,乌克兰自然要想办法反击,哪怕这会让自己更难。 这场柴油检测的风波,说到底就是弱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选择,乌克兰想当"不沾麻烦的人",却忘了自己没多少选择的余地,缺油的时候找印度买,现在又怕沾到俄罗斯的关系,哪有这么好的事? 印度也不傻,要是欧盟真施压,大不了少混点俄罗斯原油,把价格涨上去,最后出钱的还是乌克兰,欧盟更难,一边怕俄罗斯通过印度变相卖油,一边又怕自己冬天没柴油用,只能在中间和稀泥。 战争打到这份上,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医院里等着柴油发电救命的病人,田埂上等着柴油开机收割的农民,前线等着柴油运物资的士兵,他们才是这场能源博弈里最无辜的人。 希望这事能早点有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别让老百姓在冬天里遭罪了。
9月16日,乌克兰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对所有从印度进口的柴油进行抽样和实验室检
万事浮华
2025-09-19 14:40:48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