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森克虏伯、依维柯、富士通,印度收购的国际巨头为何没有中企?

数据读城 2025-09-19 23:39:48

不差钱的印度财团正在全球业界掀起收购潮,为什么偏偏“放过了”中国企业?是不喜欢,还是看不上? 近期已披露和证实的消息有:印度工程巨头Larsen&Toubro的子公司收购了日本富士通的通用功率模块业务,印度塔塔汽车收购了意大利依维柯,印度金达尔钢铁国际公司计划收购德国最大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钢铁。 上述收购涉及半导体、汽车、钢铁等重要产业,被收购的巨头来自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印度通过这些收购,获得了功率半导体制造资产和技术(富士通),商用车业务和市场渠道(依维柯),有望增强钢铁生产能力(蒂森克虏伯),可谓收获颇丰,展现了印度想要拿到更多全球产业领域话语权的野心与一定的实力。 印度的收购大动作里,为何不见中国企业? 答案可能是残酷的,中国巨头企业的资产和技术并非没有被印度惦记上,但无需印度动手,大量的中国企业已经主动将产业链、核心技术送给了印度。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欧美、日韩巨头企业的优质资产、核心技术,印度愿意付出真金白银来购买;对于中国企业的优质资产和核心技术,印度只需勾勾小手,说几句漂亮话,就有中国企业主动到印度出资建厂、技术人员手把手传授技艺,等到投产或在市场站稳脚跟那一刻,就是中国企业收拾行李留下所有资产和技术,一分钱也不能带走地离开印度的时候。 印度企业左右逢源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慷慨解囊。 比如,印度钢铁产业为什么既能和日本制铁展开合作,还能盯上德国钢铁巨头?印度市场只是一部分因素,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支撑起了印度钢铁产业的脊梁,中国五矿为印度塔塔钢铁打造的全球最先进高炉,极大增强了印度钢铁产业的实力。 电力是印度制造的短板,是山东电建、上海电气为印度的多个邦打造了可靠而稳定的电网设施。保变电气印度公司派出最好的中国师傅,在教会了印度电工特高压技术之后,以低卖股权的方式出局,只收获了“印度国网运行质量最高奖”“最佳印度制造奖”两个奖项。 印度制造崛起的感谢名单上,已经写满了中国知名企业的名字,而且还在增加…… 据官方消息,近期有意愿到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为数不少,比如民营钢铁企业中天钢铁就计划在印度建厂。还有部分中国头部企业,通过在新加坡等国设立第三方公司的方式,试图绕开相关中国法律,将一些不被允许出口的技术低卖给印度。 开拓印度市场的风险是渐进式的。比如,多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通过技术授权、设备输出等方式拓展印度市场,但印度方面并不满足,公开喊话,希望“通过与中国企业股权合作等方式增强供应链安全性”。 印度连收割中企的招数都懒得变化——“先合资建厂,学完技术,再低价拿走股权”,简单、粗暴,但管用,为印度企业保驾护航的,是印度方面随时可以更改的、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罚没性法律,至今从无败绩。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