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揭秘:女子最富贵命格,不在容颜不在智,秘密就在这两字里 唐贞观七年,终南山下的小道上,与三位长安女子结伴而行。 为首的柳如烟身着华服,容貌倾城,身后跟着家境殷实的陈碧玉与出身普通的王素心。 彼时,唐初第一相师袁天罡隐居于此。 不少有钱人,都求他一句相面之言为幸。 没人料到,这位曾断言武则天 “必为天下之主” 的奇人,竟然会道出一个颠覆世人认知的真相。 柳如烟是长安柳尚书的掌上明珠,自小被捧在手心长大。 她不仅生得花容月貌,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十六岁那年,家里为她定下吏部侍郎家的亲事。 两家门当户对,男方亦是温文尔雅的才子。 定亲宴上,柳如烟当众弹奏《广陵散》。 宾客都在称赞,她自己也颇为得意,以为这桩婚事定会圆满。 可没几日,侍郎家竟托人来退亲,理由是 “柳小姐才华人杰,犬子恐难相配”。 柳如烟气得哭了半宿:“自己拿出真本事,反倒把婚事弄黄了。” 更让她委屈的是次年长安诗会。 她写下的诗作被众人传为佳作,可没过几日,就有御史弹劾柳尚书 “教女无方,纵女张扬,有失大臣体统”。 虽说皇帝未深究,但柳尚书还是被召进宫中训话半个时辰。 经此一事,柳如烟满心困惑:“自己的容貌与才华,本应是加分项,为何反倒像个累赘,让身边的人事事不顺?” 听闻袁天罡隐居终南山,柳如烟便约了好友陈碧玉、王素心一同前往。 出发前,她特意换下华服,穿了件素色布裙,卸下所有首饰,生怕再因 “出众” 惹来麻烦。 抵达袁天罡的居所时,老人正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手持罗盘。 三人恭恭敬敬行礼,柳如烟率先开口,将自己的烦心事一五一十道来。 “我究竟哪里做得不好,为何越是想做好,越是事与愿违?” 袁天罡并未直接作答,而是接连抛出两个问题。 “定亲宴上弹《广陵散》,是想让众人夸赞才艺,还是想让未来婆母觉得她懂事?” 柳如烟一时语塞。 袁天罡叹了口气:“这杯中茶,倒得太满会溢出来,烫了自己也洒了别人。你啊,就把‘才’和‘貌’揣得太满。” 这话让她瞬间沉默。 见她听进了话,袁天罡才缓缓道出核心:“女子的富贵,不是穿金戴银,不是嫁入高门,而是日子安稳,家人和睦,自己活得舒心。你要的那些‘好’,都藏在‘敛藏’二字里。” 一旁的陈碧玉忍不住插话,她家境富甲一方,觉得富贵当与钱财挂钩。 袁天罡却摇了摇头:“财来财去,难以久富。” 而站在最后的王素心,容貌普通,出身平凡,始终安静地听着。 袁天罡却对她格外留意,说她:“你会是最有富贵命格之人。” 柳如烟与陈碧玉都满脸诧异,觉得这实在不可思议。 袁天罡却只说: “日久自见分晓”。 从终南山回到长安后,柳如烟反复琢磨袁天罡 “敛藏” 二字的深意。 自此,柳如烟彻底改了性子。 没过多久,之前退亲的侍郎家竟主动托人来,想续上这门亲事。 柳如烟没有像从前那般急切答应,而是先去侍郎府拜访,陪着未来婆母绣荷包、聊家常。 一下午的时间,就让婆母笑得合不拢嘴。 转头,她就对侍郎说: “这姑娘懂事,不是张扬性子”。 后来柳如烟嫁过去,夫妻和睦,婆母疼惜,府里的下人也服服帖帖。 父亲柳尚书因她的稳重,在同僚面前多了几分脸面,官路也走得更顺了。 她不再天天想着证明自己,日子反倒比从前舒心百倍。 而另一边,陈碧玉的家族生意渐渐出了问题。 她仗着家大业大,花钱大手大脚,与人打交道时傲气十足,得罪了不少合作伙伴。 没过几年,就家道中落。 王素心则如袁天罡所言,虽出身普通,却始终保持着平和谦和的性子。 她与人相处时,总是认真倾听,遇到挑担的农夫会主动让道,看到被践踏的野花会轻轻扶起,从不嫉妒他人,也不张扬自己。 后来,她嫁给一位正直的官员。 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日子虽不富裕,却安稳和睦,子女孝顺,邻里敬重,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多年后,柳如烟再次遇到袁天罡,谈及过往,才彻底明白 “敛藏” 二字的真意。 袁天罡说:“敛藏” 并非让女子藏起自己的好,而是懂得 “露” 与 “收” 的分寸。“ 真正的富贵,是处世的智慧 。 不骄不躁,不张不扬,把日子过成一杯温茶,不烫嘴,也不凉心,既能滋养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这个流传于贞观年间的故事,至今仍引人深思。 袁天罡用 “敛藏” 二字,道破了女子富贵命格的真谛。 德行为舟,方可载福,心善为锚,方能镇运! 主要信源:(百度百科——袁天罡(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 百度百科——袁天罡称骨歌 )
袁天罡揭秘:女子最富贵命格,不在容颜不在智,秘密就在这两字里 唐贞观七年,终南山
万寿菊芳草桥
2025-09-20 11:07:25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