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手笔"买美农产,蓝营忧心:农民成牺牲品! 最近,台"农业部长"陈骏季

大叔在囧途 2025-09-20 16:43:30

台湾"大手笔"买美农产,蓝营忧心:农民成牺牲品! 最近,台"农业部长"陈骏季带队赴美,一口气签了4年1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采购意向书。这可不是小数目,比往年增加25%!黄豆、玉米、小麦、牛肉,样样都买,而且一签就是4年。 蓝营民代张嘉郡当场就急了:台湾农民的生计可不能这么被牺牲掉!她直言,这么大一笔采购,岛内民众却看不到细节,关税有没有让步都不知道,农民心里能不慌吗? 云林县长张丽善也发声了,她担心这100亿美元的采购,会不会变成"美国什么农产过剩就丢过来"。美国是农业大国,机械化大规模种植,成本低,价格便宜,台湾农民可怎么跟他们竞争? 台湾农业部赶紧出来回应了。他们解释说,这次赴美农访团是"外交部"筹组的,自1998年启动,每两年办一次,今年已经是第15届了。他们强调,这次采购是"根据业界需求计算",不是政府花钱买,而是由台湾相关公协会和业者组成团队,基于实际需求提出的。 农业部还特别说明,采购的黄豆、饲料玉米、小麦、牛肉等4项产品,都是台湾高度依赖进口、畜牧产业需要的品项,对消费者也有利。台湾农业部官员甚至表示,"这都是例行性采购工作,与关税没直接相关。" 但蓝营不买账。国民党"立委"张嘉郡指出,"农业不是用来交换的筹码,而是台湾的根本。"她要求农业主管部门必须公布采购内容,对关税谈判保持公开透明,因为这关乎岛内农业的长远竞争力与农民的生计。 我翻了下历史,2020年民进党当局开放瘦肉精猪肉进口,当时承诺"清楚标示、国际标准",结果呢?承诺没兑现,农民受了伤。这次会不会又重蹈覆辙? 台湾农业是基础,不是筹码。农民种地不容易,台风、病虫害、成本上涨,每一步都走得艰难。现在,却要被当成交换条件,这合理吗? 台湾农业部说这是"例行性采购",但农民们担心的是,当美国农产品大举涌入,台湾本土农产品价格会不会崩盘?农民生计会不会被"牺牲"? 说到底,台湾的农业不是用来"交换"的,而是台湾的根基。民进党当局如果只顾着"讨好"美国,忽视了农民的生计,最后受伤的还是台湾自己。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台湾农民的生计,应该成为政治筹码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赞关注,一起关注台湾农业的未来!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大叔在囧途

大叔在囧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