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她才是俄罗斯的“定海神针”,没她,普京根本撑不到现在,她就是普京背后的女人——纳比乌琳娜。 2022年春天,当俄乌冲突刚爆发时,西方宣称要让俄罗斯金融体系瞬间崩溃,美元兑卢布汇率一度飙到1比120,银行门口排起长队,不少人都觉得俄罗斯经济要撑不住了。 可就在这时,纳比乌琳娜坐镇俄罗斯央行,连夜宣布把基准利率一口气提到20%,这记“猛药”让市场瞬间冷静下来,没人能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女性,能有这么强硬的手腕。 纳比乌琳娜可不是临时救场的新手,她在俄罗斯经济圈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她,早在90年代就开始参与俄罗斯经济改革,2007年当上经济发展部长后,硬是啃下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这块硬骨头,结束了长达20年的谈判。 2013年普京任命她当央行行长时,不少人捏了把汗,可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第一次大规模制裁俄罗斯,油价暴跌,卢布眼看就要崩盘,她果断把利率提到17%,硬生生把汇率稳住了,那一年她还拿到了《欧洲货币》杂志的“全球最佳央行行长”称号。 最让人佩服的是她的长远眼光。早在2014年制裁后,她就知道西方迟早还会来更狠的,于是悄悄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拼命积累外汇和黄金储备,打造了一个6400亿美元的“金融堡垒”;另一方面,她顶着国内压力,花八年时间建了自己的支付系统“米尔”,让俄罗斯人在国内刷卡不用再依赖威士和万事达。 这步棋在2022年派上了大用场,当西方突然切断支付通道时,俄罗斯人掏出“米尔”卡照样能买菜刷卡,没出大乱子。 2022年的制裁比2014年狠得多,西方冻结了俄罗斯一半的外汇储备,还把多家银行踢出SWIFT系统。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卢布要变成废纸时,纳比乌琳娜放出了大招——“卢布结算令”。她让那些买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必须先在俄银行开卢布账户,不然就停气。 这招太绝了,欧洲国家嘴上说不答应,身体却很诚实,德国、意大利这些能源依赖俄罗斯的国家,最后都乖乖开了账户用卢布付款,一下子就给卢布找到了支撑。配合着严格的资本管制,卢布汇率从1比120慢慢爬回1比60,比冲突前还稳当。 当然,她的政策也不是没挨过骂。2014年她放开汇率管制时,卢布大跌,老百姓怨声载道,说她故意搞垮经济。2022年加息到20%,企业贷款成本飙升,不少人骂她不顾经济死活。 可事实证明,这些都是不得已的“苦药”。就像医生做手术得先麻醉止痛,她的狠招虽然当时让人难受,却保住了俄罗斯金融体系不崩盘。连美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她是“为数不多能让西方尊重的俄罗斯官员”。 现在的纳比乌琳娜已经是连续第三届担任央行行长,这在俄罗斯历史上还是头一回。普京这么信任她,就是因为她总能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西方虽然恨她恨得牙痒痒,2022年终于把她列进制裁名单,可这恰恰说明她的工作有多成功。 俄罗斯能在这么严厉的制裁下撑到现在,靠的不是谁的外援,而是有这样一位懂经济、有魄力的“定海神针”。她不用枪不用炮,却用利率、外汇管制和结算令这些经济武器,为俄罗斯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防线,难怪有人说,没她在,普京真不一定能撑到现在。
北极不冷了,路却更难走了。冰开了,门却关了。俄罗斯加价40%,破冰船排队等钱;
【31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