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立威的时候到了!中企在赞比亚被索赔800亿美元,这到底有多么的荒唐? 拿一组数据做对比就能明显看出来,去年赞比亚一年的GDP仅仅310亿美元,一次矿产污染泄露就要索赔800亿美元,这真是闻所未闻啊。 事情要从今年2月说起。中国有色矿业在赞比亚的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一座尾矿坝的防渗膜被人偷割,又赶上当地20年不遇的暴雨,结果部分尾矿泄漏了。 企业连夜抢修,19个小时就堵住了溃口,紧接着配合政府治理污染,赔偿受影响的农户,连供水公司都很快恢复了正常。 可到了9月,突然冒出个“天价索赔”——11个授权村民(对外宣称百余民众)跑到法院递请愿书,张口就要800亿美元环境修复费,外加2亿美元紧急救助金。 这数字听着就离谱。800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赞比亚全国人民不吃不喝干两年半的GDP总和。全球矿业史上最贵的环境赔偿案,巴西淡水河谷溃坝也才赔了20亿美元,这次直接翻了40倍。 更讽刺的是,赞比亚政府8月就开过新闻发布会,环境部长拿着检测报告说水质已达标,重金属浓度在下降,连健康问题都没发现一例,还特意表扬中企“48小时启动应急”“投入300万美元治理基金”。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8日也回应得很实在:企业积极担责,政府都给高度评价了。 可为什么还有人敢漫天要价?背后藏着三重玄机。一是西方媒体趁机炒作“中国环境殖民论”,把单一事故上升成对整个中非合作的攻击;二是当地部分势力想借民族主义情绪捞政治资本,毕竟明年赞比亚要大选;三是企业虽然堵了坝、赔了钱,却没防住“防渗膜被盗割”这种低级风险——非洲矿区设施防护本就是老大难问题。 更微妙的是,索赔请愿书里连具体污染证据都没列,直接要求“托管账户由政府管理”,这哪是环保诉求,分明想抢钱袋子。 中国有色矿业已经请了当地律师团队硬刚,明确说“索赔缺乏依据”。但这场闹剧暴露的深层问题更值得警惕:当环保变成政治筹码,当赔偿金额脱离实际损失,中企在海外投资除了技术合规,还得学会和当地社区、部落酋长甚至国际舆论打“混合战争”。 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今年5月还出席了中企鲁班比铜矿开工仪式,夸中国投资“带动就业和技术进步”,转眼就有人捅刀子,这反差耐人寻味。 说到底,800亿索赔案像面照妖镜,照出某些人把环保当生意做的贪婪,也照出中企海外风险管理的短板。防渗膜能被偷割,说明安保有漏洞;11人能掀起国际风波,说明社区关系没做透。 当赔偿变成勒索的遮羞布,企业该忍气吞声还是亮出法律武器?
赞比亚要求中国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一事'“索赔”800亿美金。这个消息一出来就闹得沸
【2评论】【2点赞】
珈蓝
情况了解不明,不敢乱站队。但是800亿美元赔偿的确太高了,需要有站得住脚的原因。或者漫天要价落地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