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 俄罗斯要妥协了!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件

波览历史 2025-09-22 13:45:46

一则消息! 俄罗斯要妥协了!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件的妥协而斗争。   9月1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电视访谈中抛出的“有条件妥协”表态,这不是俄罗斯第一次谈论谈判,但这次的时机和表述细节都透着不一样的意味。有人说这是俄罗斯撑不住了,也有人觉得这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其实只要看看俄罗斯国内的真实态度和背后的伙伴网络,就知道这场“妥协”背后藏着怎样的战略算盘。   拉夫罗夫说得很明白,妥协可以,但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和乌克兰境内俄语人口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所有参与方的利益得均等。   这话听着平和,实则把谈判的底线划得清清楚楚。这种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内民意的微妙平衡。最新民调显示,俄罗斯有六成多民众希望通过谈判结束战争,毕竟打了三年多,谁都想过安稳日子。 但有意思的是,同样有七成以上的人认可军队在乌克兰的行动。这说明老百姓不是不想停火,而是不想认输,希望用谈判换回来的是有尊严的和平,不是被迫退让。   这种民意特点正好被俄罗斯政府转化为谈判策略。普京总统高票连任后,国内政治基础更加稳固,这让他在处理外交问题时更有底气。   年轻人对战争的反感比较明显,支持谈判的比例超过七成,但多数人依然认为不能放弃核心利益。   政府正是抓住了这种“想停火但要体面”的普遍心理,才敢在这个时候放出妥协信号,又明确划定不能触碰的红线。   毕竟在俄罗斯社会看来,北约东扩带来的安全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保护俄语同胞更是关乎民族情感的大事,这些底线问题上没人愿意让步。   俄罗斯敢于提条件,还因为背后有一群靠得住的伙伴。白俄罗斯不用说,作为联盟国家,不仅在边境部署联合防御,还提供了关键的后勤支持,让俄罗斯能专心应对前线。   伊朗则在军事合作上走得很近,新签的战略协议让双方军事技术交流更深入,前线不少无人机都来自伊朗的工厂。   印度虽然保持中立,但大量购买俄罗斯能源,转手卖到欧洲,等于帮俄罗斯绕开了部分制裁。还有朝鲜,通过全面伙伴关系提供的支援,也在后勤和弹药供应上帮了不少忙。   这些伙伴构成的网络,让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制裁时不至于孤立无援,谈判时自然更有底气。   西方阵营的内部矛盾,也让俄罗斯看到了机会。美国那边,特朗普总统已经宣布要停止直接资助乌克兰,让欧洲国家多掏钱。   这种态度转变被俄罗斯看在眼里,拉夫罗夫特意提到特朗普认为应该考虑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提到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的问题,这明显是想拉拢美国在谈判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而欧盟这边虽然刚通过第19轮制裁,又是限制液化天然气进口,又是盯上加密货币,但实际效果越来越有限。   欧洲经济本身就不景气,民众对能源涨价的抱怨越来越多,继续加码制裁的动力正在减弱。俄罗斯正是看准了美欧之间的这种分歧,才放出妥协信号,想看看能不能借力打力。   经济上的适应能力也给了俄罗斯谈判的资本。虽然西方制裁不断,但俄罗斯这些年已经慢慢找到了应对办法。   和中国的贸易大多用本币结算,和印度的能源合作越做越大,甚至和美国的贸易额都逆势增长了不少。这些变化说明俄罗斯经济虽然承压,但还没到撑不下去的地步。   国内失业率稳中有降,老百姓生活基本保障没出大问题,这让政府在谈判时不用急着妥协。毕竟经济稳住了,腰杆子才能硬,才能在谈判桌上坚持自己的条件。   战场上的实际控制也让俄罗斯有资本谈条件。拉夫罗夫强调要考虑克里米亚和“新地区”的公投结果,这其实是想在谈判中固化现有成果。   虽然乌克兰那边还在抵抗,西方军援也没断,但俄罗斯控制的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治理架构。这种现实状况让俄罗斯在谈判中占据一定优势,毕竟要让他们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难度很大。   最近俄乌交换阵亡人员遗体,虽然只是人道主义举措,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双方都有缓和局势的意愿,只是具体条件谈不拢。   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在外交上向来擅长以退为进。这次拉夫罗夫的表态,表面上是释放善意,实际上是想重新设定谈判议程。   把安全保障和俄语人口权益摆到桌面上,等于把球踢给了西方和乌克兰。如果对方不同意这些条件,那俄罗斯就有理由继续坚持;如果同意,那就等于承认了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这种策略既回应了国内希望停火的呼声,又守住了国家战略底线,可谓一举两得。   国际社会对这次表态的反应也很有意思。非西方国家大多认为应该通过对话解决冲突,支持俄罗斯提出的安全关切;而西方国家则普遍质疑俄罗斯的妥协诚意,认为这只是拖延时间的把戏。 这种分裂的态度恰恰说明,俄乌冲突已经成为全球秩序重构的一个缩影,各方都在根据自己的利益解读俄罗斯的每一个动作。 俄罗斯的这种有条件妥协,说到底是实力博弈的结果。既有国内民意的支撑,又有伙伴国家的支持,还有西方阵营的矛盾可利用。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