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有些慌了,没想到中国这么快找到替代路线,再不开放或彻底被边缘化,损失将非常惨重。 去年年底,波兰突然以“边境安全”为由,关闭了与白俄罗斯接壤的几个重要口岸,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超过300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瞬间被困在边境,车头挨车头排成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商家们急得团团转,有的集装箱里装着圣诞节急需的电子产品,有的是汽车工厂等着装配的零件,眼睁睁看着交货期一天天过去,违约金的账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可让人纳闷的是,所谓的“边境不安全”压根没真凭实据。当地物流公司的人私下说,边境检查站的日常巡逻都没增加,却唯独对中欧班列下了狠手。要知道,波兰这地方对中欧班列可是“依赖症”不轻。 过去十几年,借着地理位置的便利,波兰的马拉舍维奇站成了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第一站”,全国近90%的班列都要从这里过境或者停靠。TCL在波兰的大工厂每年能生产360万台电视机,全靠中欧班列把中国的零部件准时送过来,4秒就能组装一台的生产线,缺了零件就得停工待料。 现在口岸一关,不仅中国商家遭殃,波兰自己的物流企业、仓库管理员也跟着发愁,原本堆满集装箱的货场突然空了一半,连叉车司机都开始担心饭碗不保。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中波双方坐下来谈判时,波兰口头上答应会“保障班列通行”,转头就变了卦,宣布要继续关口岸。这波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放着送上门的生意不做,反而把路堵死,波兰这是图啥?有人猜测是想借班列施压要更多好处,可他们没算到,中国早就给中欧班列备好了“PlanB”。 就在波兰以为能拿捏住中欧班列命脉的时候,中国这边已经悄咪咪把替代路线跑通了。 今年年初,一列从郑州出发的中欧班列没走往常的北线,而是一路向西,出霍尔果斯口岸后,先在哈萨克斯坦的沙漠铁路上飞驰,接着装上轮渡横跨里海,再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进入土耳其,最后直奔匈牙利布达佩斯。这条“翻山越海”的南线,成了被困班列的救命稻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条绕了远路的南线,居然比走波兰的路线更受欢迎。最近一段时间,光是公开报道的就有8趟班列通过南线运行,拉着1200多个集装箱稳稳抵达欧洲。商家们发现,南线虽然多走了几百公里,却把“不堵车”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过去走北线时,马拉舍维奇站经常要排队等卸货,有时候一等就是三四天,现在走南线,里海的轮渡班次排得密密麻麻,土耳其的口岸还搞了电子化通关,整个行程居然比原来还快了两天。 看着南线越来越火,波兰终于急了。最近有消息说,政府部门已经在偷偷研究重新开放口岸的方案,甚至有人跑到中国的物流公司“探口风”,问能不能把班列再拉回去。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卖?当初说关就关,现在想开会可没那么容易。 波兰的损失早就藏不住了。斯武比采的一个大型物流园,原本靠着中欧班列生意兴隆,现在仓库空置率超过三成,老板只能给员工放无薪假。2024年波兰从中国进口了400多亿美元的货物,其中三成是工业零件,这些货送不过来,直接影响了当地工厂的生产进度。 更要命的是中欧班列带来的不光是货,还有一堆配套产业——马拉舍维奇站周边的餐馆、修车行、集装箱维修厂,生意都冷清了不少,连出租车司机都抱怨“拉不到从车站出来的客人了”。 这时候波兰才发现,自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过去靠着“欧洲门户”的身份,波兰在中欧班列上赚得盆满钵满,可这次突然“关门”,让不少企业彻底死了心。 但波兰一边对中欧班列设卡,一边却在今年7月宣布要恢复与德国、立陶宛的边境管控,理由还是“移民问题”,这种双重标准让欧洲盟友都看不下去。 现在的南线已经不是临时补位的“备胎”,而是真真切切成了主力路线。从中国中西部城市出发,经中亚、跨里海、穿土耳其到欧洲的班列越来越密集,沿途国家还在商量着继续修铁路、建仓库。 反观波兰,如果再不开窍,恐怕真要从“物流枢纽”变成“边缘地带”。毕竟中欧班列讲究的是稳定可靠,谁也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随时可能关门的篮子里。波兰要是再拖下去,等南线的基础设施完全建好,就算到时候把口岸敞开来,恐怕也没人愿意回头了。
波兰不听话,美国开始有点急了。波兰那边突然发了个公告,说跟白俄罗斯挨着的所有口
【10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