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

福星徠说事 2025-09-22 16:50:14

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于9月19日开启“保卫美国”模式,大量订购机票,让印度人没有机票可买。   这不是突然爆发的“摩擦”,而是美国社会对印度裔在科技界“势力扩张”的长期焦虑,终于借着签证政策“引爆”了。   在美国,H-1B签证每年8.5万个名额,71%都落到印度人手里,这比例跟军事里“单方面掌握制空权”差不多。   往下看更绝,“链式移民”玩得比任何战术协同都溜,同乡、校友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印度人拉印度人”成了圈子规矩,基础IT岗位四成被印度裔占了,美国本土工程师抱怨“在自家找份好工作,比突破敌方防空网还难”。   特朗普政府这次的签证新政,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是“精准打击”:10万美元的年费直接把普通印度技术人员拦在门外,再搞个百万美元级“黄金签证”给有钱人开后门。   这战术思路很明确,就是拆解印度裔在科技界的“人海战术”,换成“资本门槛”的“分层防御”。   政策刚落地,“战场”直接转移到了机票预订系统。   印度裔员工慌了——不赶在新政生效前回美国,饭碗就没了,于是疯抢从印度飞美国的机票;可美国人这边,早就憋着一股劲,4Chan论坛上直接发起“保卫美国”行动,一堆网友共享“恶意占座攻略”:先下单锁票、临近起飞再退票,就是不让印度人买到票。   印度人这时候就像“前线部队”断了补给:有的人为了来美国追梦,背着高利贷凑的中介费,现在机票抢不到,工作要黄,钱也打水漂;还有的已经在美国安家,家人还在印度,现在回不去也接不过来,急得团团转。   两小时机票暴涨110%,不是航空公司趁火打劫,是美国人把“机票”当成了“封锁筹码”,硬生生搞出了“空中边境封锁”的效果。   印度裔靠着抱团和职业优势,在科技、金融领域不断“扩张阵地”,本土美国人觉得“生存空间被挤压”,这次签证和机票的事,不过是把这种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印度外交部很快出面,一边谴责美国“针对印度公民的歧视性政策”,一边跟美国相关部门交涉,想打通“机票通道”。   可目前来看,美国人的“封锁”没松口,不少印度技术人员还滞留在印度,对着天价机票和即将失效的工作资格犯愁。   这不是简单的“机票之争”,而是两种文化、两种利益群体的“战略碰撞”:印度裔想靠着H-1B签证在美国站稳脚跟,美国人则想守住自己的“就业阵地”。   特朗普政府的签证新政是“战术动作”,民间的“机票封锁”是“基层响应”,印度外交部求援是“外交反制”。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