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8月22日报道,四川黄龙景区,有游客发现,一名男子居然

文史充点站 2025-09-23 11:55:37

“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8月22日报道,四川黄龙景区,有游客发现,一名男子居然在景区著名的钙化池里蹚水,就像是在里面洗澡,看得人直摇头,这样做法未免也太不爱惜自然景观了。 8月22日,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发生了一起游客踩踏钙华池事件,监控视频显示,一名男性游客直接走进钙华池中,在水中行走数分钟后上岸。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该游客的无人机意外坠入池中,他情急之下跳入水中打捞设备,当时工作人员试图阻止,但未能及时拦截,游客已经下水。 黄龙钙华景观形成于三万多年前,是碳酸钙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的自然沉积物,这些钙华体平均每年仅生长2—3毫米,一旦遭到破坏,修复过程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景区在钙华池周围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明确禁止游客进入水中,按照规定如有物品掉落,游客应立即联系工作人员,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打捞。 事件发生后,景区对该游客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对当时值班的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并按照管理制度实施了绩效扣罚。 无人机在景区使用存在一定风险,黄龙景区海拔较高,气流变化频繁,电子设备容易受到干扰。建议游客在使用无人机时选择空旷区域,远离核心景观带。 一台消费级无人机价值通常在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而钙华景观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破坏自然遗产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类似事件在其他景区也曾发生,张家界、九寨沟等地都出现过游客为捡拾物品而破坏景观的情况,每次都引发广泛关注和反思。 这事儿在网上可是炸开了锅!网友们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不少网友气得直跺脚:“钙化池踩坏了可没法修!无人机再贵能贵过大自然三万年的礼物?” 大家都觉得,再怎么着急,也不能跳下去啊,这破坏可是几十年都恢复不了的。 也有人吐槽景区管理:“光立牌子不够啊!得备上打捞工具,不然游客东西掉了肯定着急。” 觉得景区除了罚游客和工作人员,更得想想怎么从根本上避免这种事儿,比如在无人机常飞区域多加提醒,或者准备好专业工具帮忙打捞。 还有网友表示理解但不赞同:“捞无人机的心情能懂,但方法真错了。应该第一时间找工作人员想办法。” 大家都认同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这些脆弱的自然遗产,人人都遵守,美景才能长久。 另外不少网友联想到了其他类似的不文明行为,比如有人在丹霞地貌上乱踩、在古树上刻字等等,感叹“这么好的景观,需要每一个人珍惜”。 假如你在景区遇到类似情况,贵重物品掉进禁止进入的保护区域,你会怎么做?是耐心等待景区处理,还是会忍不住自己想方设法去捞?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信源:封面新闻

0 阅读:83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