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23 15:49:29

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2014年那阵儿,S-400绝对是全球军工圈的顶流,俄罗斯把它吹得天花乱坠,说能打400公里远,从低空直升机到高空弹道导弹全能拦,还能同时盯300个目标、干下来36个,听得不少国家眼馋。   那会儿咱们的红旗-9还是早期型号,射程刚过100公里,遇上隐身目标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再加上周边形势不省心,美日在亚太动作频频,台海也总有风吹草动,防空网正缺能顶事儿的家伙事儿。   于是在2015年,中俄干脆利落地签了合同,30亿美元买6个营,咱们成了全球第一个吃螃蟹的外国用户,外界纷纷出言讽刺,说咱们得把这宝贝当祖宗供着。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军工就上演了一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戏。   2017年朱日和阅兵场上,红旗-9B远程地空导弹首次公开亮相,这款在红旗-9基础上深度改进的新型号,直接把作战空域拓展了一大圈,不仅能轻松应对集群突击,就算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也能稳稳锁定目标,完全补上了早期型号的短板。   更有意思的是,它还具备了拦截高超音速目标的潜力,这可是当年S-400宣传时都没敢打包票的本事。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S-400在国内的曝光度悄然下降,毕竟自家孩子突然长本事了,谁还总惦记着别人家的旧玩具呢?   这边红旗-9B忙着在阅兵场和航展上刷存在感,另一边红旗-22也在闷声干大事。这款采用双重制导体制的防空导弹,射程虽然比不上S-400的400公里,但120公里的覆盖范围刚好能和红旗-9B形成高低搭配,关键是成本还低,特别适合大规模列装。   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空军已经装备了至少13个营的红旗-22,从河北涞水到东南沿海,这些导弹像串珠子一样把防空网织得密不透风。   想想看,当国产系统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灵活的部署时,S-400自然就慢慢退到了二线,毕竟军费要花在刀刃上,不能总为当年的"情怀税"买单。   中国军工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简单替代,而是把S-400当成了技术跳板。当初引进这6个营时,外界都以为咱们只是买现成的装备,没想到咱们的工程师早就憋着劲儿要搞明白里面的门道。   据说在西北某试验基地,科研人员把S-400的雷达系统拆了个底朝天,再结合自家的有源相控阵技术,搞出了更先进的探测系统。这种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事,可是咱们的传统艺能。   就拿FD-2000来说,作为红旗-9的出口版,它不仅拿下了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的订单,当年还差点把土耳其的40亿美元大单收入囊中,要不是北约从中作梗,现在说不定已经在安卡拉上空站岗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咱们的防空技术早就不是当年需要靠引进来撑场面的水平了。   国际形势的变化也让S-400的处境有些尴尬。这些年中美博弈不断升级,从南海到台海,美军的侦察机和隐身战机频繁现身,这时候要是还过度依赖俄罗斯的装备,万一哪天技术支持断了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咱们必须把防空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红旗-9B和红旗-22的组合就是最好的答案。   去年珠海航展上,这两款导弹和新型反隐身雷达一起亮相,形成了一套从探测到拦截的完整体系,连美国军事专家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区域防空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反观S-400,虽然还在印度、土耳其等国服役,但在实战中却鲜有亮眼表现,叙利亚战场上甚至传出过没能拦截住无人机的消息,这样一对比,咱们当初的选择就更显得明智了。   现在再回头看那30亿美元的订单,更像是一笔划算的技术投资。咱们不仅用它解了燃眉之急,还借此摸清了远程防空系统的门道,顺便还刺激了国产装备的发展。   普京要是知道当年的"宝贝疙瘩"现在在中国防空体系里成了"配角",心里肯定五味杂陈。不过这也不能怪咱们,毕竟中国军工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快到让当年的卖家都有些始料未及。   从红旗-9到红旗-9B,从引进S-400到自成体系,这十年的变化,不仅让中国的防空网更坚固了,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军工强国。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