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很小心了,印度军方在准备特种战。印度海军陆战队突击营突然上了拉达克山区,训练高海拔潜水战斗。这实际上,就是印度在演练,在班公湖附近摸我方哨位。 最近印度军队的举动有点不寻常。他们把海军陆战队的突击营调到了拉达克山区,专门在班公湖练起了高海拔潜水战斗。 大家都知道,海军陆战队本来是在海上打仗的,擅长抢滩登陆这些活儿,现在却跑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湖泊里训练,这事儿本身就透着古怪。 印度这么做,心里的盘算不难看明白。班公湖周边地形复杂,湖边有不少隐蔽的角落。他们练的高海拔潜水,还是在夜里进行,明显是想借着湖水的掩护,悄悄靠近我们的哨位。 听说他们还把陆军伞兵团的特种兵也调来了,两支部队一起训练山区伏击,这意思就更清楚了 —— 要么是想偷偷摸摸搞侦察,摸清我们的布防;要么就是存着突袭的念头,想搞点小动作占便宜。 这种想法,跟几年前加勒万河谷事件后印度军队的心态有关系。他们明知道在正面战场上占不到便宜,就想靠特种部队的灵活和隐蔽来找机会。但高海拔潜水可不是件容易事,班公湖的水温常年很低,水下氧气又少,人在里面待不了多久就会冻伤或者缺氧。 海军陆战队的士兵虽然海上经验丰富,但到了这种高原环境,身体能不能适应都是问题。强行练这种危险的科目,到头来能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印度心里也清楚,他们控制的那部分湖区没什么价值,一直想往东边的淡水区扩张。这几年我们在班公湖修了大桥,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防御格局。以前调兵要绕几百公里的山路,开八个小时车,现在过个桥十五分钟就到。 重型装备像坦克、榴弹炮,顺着双向四车道的大桥就能开过来,南北两岸的部队能随时互相支援。要是印度真敢有越界的动作,我们十分钟内就能把他们包抄起来,他们那些分散把守的据点根本起不了作用。 后勤保障上的差距就更大了。我们修的南岸公路接上了国道,送物资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三倍。冬天不用再靠直升机运东西,成本降了一大半,还能天天送。现在就算是冬天,我们的重型装备也能常年摆在边境。 可印度那边路不好,一到冬天就得把七成的重武器撤到几百公里外的列城,半年时间里基本处于没重武器可用的状态。 在防御部署上,我们最近还在班公湖大桥附近部署了红旗 - 16 防空导弹。这种导弹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能把整个湖区都罩在防御范围内。 印度的飞机从拉达克机场一升空,就会被我们的雷达发现,想从空中靠近根本不可能。再加上我们日常的巡逻和监控,他们那些潜水训练的小动作,其实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八月,中印刚举行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达成了十点共识,还说要维护边境的和平安宁。 可才过一个月,印度就把海军陆战队拉到班公湖搞这种针对性训练,嘴上说着谈,手里却没闲着。这种边谈边动的策略,其实还是想靠军事压力在谈判中多要好处。 他们心里惦记的,不只是班公湖的淡水和资源,更看重这里的战略位置。班公湖东边能辐射阿克赛钦,北边能控制通往克什米尔的通道,还是什约克河谷的咽喉。 控制了这里,就能制约印度向边境输送物资的主要路线。但这些年我们通过大桥、公路和防御体系的建设,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实际控制。印度想靠特种部队的小动作改变这种局面,根本不现实。 我们搞的班公湖自驾旅游活动,让游客沿着湖边的公路参观,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出去,这就是在向世界展示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有效管辖。 印度以前也想搞所谓的 “战地旅游” 宣示存在感,现在看到我们的动作,心里急得很,却又没办法改变现状。 说到底,印度军队这番折腾,本质上还是不甘心在班公湖的被动局面。他们知道正面较量占不到便宜,就想靠特种战这种偏门手段碰碰运气。 但高海拔潜水这种战术,对环境、装备和人员素质的要求太高,不是短时间突击训练就能练成的。就算他们练得再刻苦,面对我们已经建成的立体防御体系,也很难有机会得逞。 我们在边境搞建设、练部队,都是为了守护自己的领土主权。班公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元朝到清朝都在这里实施过有效管辖。 我们修桥铺路、部署防御,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做该做的事,合情合理,光明正大。不像印度,总想着继承英国殖民时期的非法划界,用军事手段扩张势力范围。 现在的班公湖地区,我们不仅守得稳,还能搞旅游、科考,把边境建设得越来越好。印度那边却只能困在咸水区,连物资保障都成问题。这种实实在在的差距,不是靠几支特种部队搞几次训练就能弥补的。 所以说,印度海军陆战队跑到拉达克山区练潜水,看起来动静不小,实际上成不了什么气候。我们既不会因为他们这些动作就慌了手脚,也不会放松警惕。 边境的和平需要双方共同维护,但如果有人非要搞小动作,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让他们明白任何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都只会自讨苦吃。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02评论】【19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