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的政策与人事问题要听命于苏共,对于在内外政策上与苏

历史并不说事 2025-09-24 11:45:10

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的政策与人事问题要听命于苏共,对于在内外政策上与苏联有矛盾的领导人,必须撤换,这一做法严重伤害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也使与苏联结盟的共产党在本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布拉格之春”被镇压后,在苏共的压力下,捷共的领导人杜布切克被在国内威望并不高的胡萨克所取代。1971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国统一社会党撤销了乌布利希的第一书记职务,代之以昂纳克。勃列日涅夫亲自参加德统一社会党十三大,保证昂纳克上台。其原因是乌布利希对苏联与西德搞缓和不积极,勃列日涅夫曾对昂纳克说到乌布利希的缺点:“我发觉他在指示我们应该怎样工作……他的狂妄自负溢于言表,他轻视别人的经验。难道不是苏联、不是苏共、不是苏联人民改变了这个世界?”在德国统一社会党十三大召开前,勃列日涅夫就对昂纳克说:“现在你要把更多的事情集中到你的手中……我们早已有打算,让你在他之后领导党……这个问题已经定了。”“我坦率地告诉你,换了你也一样,不能不顾及我们而进行领导……我们可有军队驻扎在你们那里。” 苏联的结盟战略是建立在自己的绝对实力基础上的,其所建立的联盟并不能真正给成员国带来利益,主要是为苏联外交战略服务的,因此,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联盟相比,苏联所建立的联盟内部矛盾更多。苏联苦心经营多年的联盟体系内不断出现危机,得不到成员国的认同,这也严重制约了苏联霸权目标的实现。同时,这一联盟也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946年苏联用来满足苏联人民对粮食需求的资金十分紧张。乌克兰正在闹饥荒,甚至发现人食人的个别事例。然而斯大林却很大方地用粮食支援波兰,尽管波兰并没有遭受苏联个别地区,特别是乌克兰所遭受的那种灾害。”“给人民民主国家提供援助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炫耀(斯大林在这方面可谓一丝不苟):瞧,苏联拥有无穷无尽的能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笼络和牵制人民民主国家及其领导者。”华约统一武装力量和军事情报机构的经费90%以上都由苏联负担。由于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的国防拨款占整个预算的比重从1954年的17.8%上升到了19.9%。[3]

0 阅读:0
历史并不说事

历史并不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