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放话“不给稀土,就禁止中国航班落地”,中国卡脖子效果这么好? 美国国会山这回真有点上头。 美议员直接放话:不给稀土?那中国航班也别想落地美国。 这种“你敢卡我,我就不让你飞”的操作,不禁让人想问:中国手里的稀土牌,到底有多硬? 美国这是被捏到痛处了,还是只是在表演一出政治作秀? 稀土,这种听起来像理科生才会关心的东西,其实早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筹码,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掌握在中国手里,美国虽然有矿,但缺乏提炼能力,关键环节还得靠中国。 这不是中国吹牛,而是连美国自己的国防部都认账。 它们早就把稀土列为“国家安全关键资源”,因为没有稀土,美军的F-35战机、导弹系统、高性能雷达都得趴窝。 说白了,稀土是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业的“燃料”,中国一收紧阀门,美国就得喘不上气。 这也难怪,美国方面会急得跳脚,现在连家门口的资源都得靠对手供货,当然坐不住。 别看这话说得硬,其实背后透着一股焦虑,近几年,美国政府频频把“供应链安全”挂在嘴边,从半导体到药品再到稀土,几乎都在强调“去中国化”,但真把链断了,他们又接不上。 稀土就是个典型例子,拜登政府上台初期就曾试图推动稀土产业“回流”,甚至动用《国防生产法》拨款鼓励本土提炼。 但问题是,美国的稀土矿开采成本高、环保门槛严、技术积累不足,建一个完整产业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朗普回归白宫后延续这个路线,但效果依旧有限。 当中国在稀土出口上释放“适度调控”信号,美国内部的紧张指数就飙升了,这时候,美议员在内的一些政客就跳出来了,一边制造舆论压力,一边甩出“禁飞”大棒,试图把中美博弈从矿山拉到航空。 说得直白点,让中国航班别落地美国,不是没可能,但代价不小。 这种操作本质上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美之间每天有数十架航班往返,承载的不只是旅客,还有货运、商务和文化交流。 这不是简单的“你不让我用稀土,我就让你飞机别飞”的事,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说了,中国航司一旦被禁,美方航空公司也得遭殃,按对等原则,美国航班也别想轻松进入中国市场,波音还指望卖飞机给中国呢,这下怕是要心凉半截。 更现实的问题是:你禁航,就能解决稀土问题吗?中国又不是靠卖航班赚钱,而是靠完整的产业链吃饭。 美国要真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靠嘴炮是没用的,得先把自己那套稀土系统造出来才行。 这次美国议员跳脚,其实也透露了一个信号:中国手里的稀土牌,确实有点分量。 今年以来,中国对稀土产业链进行了多轮整顿,从环保标准到出口管控,不断释放一个信号:资源不是无限的,谁想拿走,就得讲规矩。 这不是“卡脖子”,而是正常的资源管理,毕竟中国承担了全球稀土开采的大部分环境代价,不能再当“资源冤大头”。 而且中国现在不再满足于当“原料供应商”,正在向产业链高端走,也就是说,不仅要卖稀土,还要掌控稀土磁体、电机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这种升级,对外依赖反而变少,对内也更可控。 结果一目了然,美国再怎么喊禁飞,真正着急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已经不只是“有稀土”,而是“玩得转”。 美国政客说风就是雨的操作,更多是政治姿态,而非实质手段,稀土不是航班,不是想禁就禁的买卖,谁真正掌握资源,谁就有底气。 中美之间的博弈,玩的是实力,不是情绪,对中国而言,稀土只是牌之一,真正的底气,是产业链的韧性。 这场对抗,不在空中,而在地面。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