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也算没有遗憾了,歼15T完成弹射,至此,俄罗斯的苏式战机也实现了能够在航母上弹射起飞的梦想。俄罗斯一直有一个大国海军的梦想,但是困于自己没有钱,不仅无法研发弹射航母,连最后一艘航母都无法维护了,更别说弹射了。但是歼15T成功在福建号上弹射,俄罗斯也算亲眼见证了苏式战机的巅峰被中国给实现了。 说起来苏式舰载机,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俄罗斯的苏-33。当年这款战机跟着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出海,也曾是红海军最后的荣光。可这些年再看,库兹涅佐夫号那几次远航,烟囱里冒的黑烟能从直布罗陀海峡飘到北海——不是网友故意调侃,是真的老得扛不住了。前几年送去维修,又是船坞沉没又是起重机砸甲板,折腾了好几年,至今也没恢复多少战斗力。至于弹射航母,俄罗斯早年间倒是展出过模型,可军费预算一砍再砍,连现役航母的维护费都挤不出来,那些模型最后也只能落满灰尘。 中国这边走的路,跟俄罗斯正好反过来。最早从乌克兰引进瓦良格号(后来的辽宁舰),连带还拿到了苏-33的原型机T-10K-3。当时没人敢说我们能搞出自己的舰载机,可歼15一飞冲天,不仅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还在滑跃甲板上练出了实战能力。现在福建号一出来,直接上了电磁弹射——这技术连美国福特号都还在磨合,我们却稳稳当当让歼15T飞了起来。要知道,弹射起飞可不是简单加个弹射钩就行,机身结构得加固、起落架得重设计、航电系统得适配弹射流程,每一步都是对军工体系的考验。 俄罗斯的困境,其实不只是缺钱那么简单。苏联解体后,军工产业链断了不少环节,能造苏-33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这些年连维护苏-33的生产线都快保不住了,更别说研发弹射适配版。反观中国,从航母的钢板、弹射器,到舰载机的发动机、雷达,全都是自己造的。福建号下水不到两年,舰载机弹射就成功,背后是整个工业体系在托底——不是砸钱就能成,是几十年积累的技术、人才、生产线拧成了一股劲。 更有意思的是,歼15T虽然带着苏式战机的基因,可早就是“中国心、中国脑”了。它的雷达是国产有源相控阵的,能挂的导弹是霹雳-15、霹雳-10,连弹射时的姿态控制系统都是针对电磁弹射特性重新设计的。换句话说,它不是苏式战机的“复刻版”,而是在苏式基础上长出的“新版本”——俄罗斯当年想给苏-33加的功能,我们不仅实现了,还做得更先进。 或许对俄罗斯来说,看着歼15T在福建号上腾空,心情会有点复杂。有欣慰,毕竟是自己熟悉的战机血脉绽放了新生命力;也有无奈,自己的大国海军梦,终究没能在自己手里续上。但这也恰恰说明,武器装备的发展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得有完整的体系、长远的规划,还得有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工业实力。中国用自己的路,不仅圆了苏式战机的弹射梦,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航母发展之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