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画家罗聘称能看到鬼,还画下了鬼的样子,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 说起清朝的扬州八怪

回忆只剩悲凉 2025-09-25 01:42:18

清朝画家罗聘称能看到鬼,还画下了鬼的样子,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 说起清朝的扬州八怪,大家可能先想到郑板桥那竹子画得跟活的一样,或者李鱓的石头气势磅礴,但里面有个小字辈的罗聘,名气不小,却因为一桩奇事让人记住他——这家伙自称眼睛能看见鬼,还真把那些鬼模样给画了下来。从乾隆时候起,这些画就传开了,到现在还搁在故宫里头,成了清代艺术圈的经典。罗聘这人,画路广,人物、花鸟、山水样样来,但鬼画是他最出挑的标签。不是瞎编的传说,全是史料里头有据可查的,就拿他的《鬼趣图》来说,八幅画卷,鬼影幢幢,线条劲道,墨色层层,画得那些鬼跟真人似的,眼睛空洞,肢体扭曲,看一眼就觉得后背发凉。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听起来玄乎,可在当时的社会风气里头,鬼神话题挺常见的,清中期阴阳眼、见鬼的说法到处飞,罗聘借这股风就把自己的画推上去了。 罗聘本名罗聘,字遁夫,号花之寺,1733年生在安徽歙县一个普通书香门第,那时候安徽那边文风盛,他老爹罗愚溪是康熙举人,当过小官,家里勉强过得去。 小时候家境还行,可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迁到扬州投亲靠友,从此就开始了布衣生涯。扬州是盐商重镇,经济活络,文人墨客多,罗聘从小耳濡目染,十来岁就显出画画天分,眼睛据说天生浅蓝,跟一般人不一样,这点后来成了他卖画的噱头。 他没科举正途,靠卖画为生,早年画人物肖像,速写快准,盐商文人圈子渐渐认识他。乾隆十九年,二十五岁的罗聘拜金农为师,金农是扬州八怪里资历老的,画风怪诞,教罗聘古法双钩和水墨技法,两人师徒情谊深,罗聘从此画路开阔起来。 金农走后,罗聘没停下脚步,画花果、佛像、山水,风格融合了吴派细腻和浙派豪放,但总归是职业画家,生活清苦,靠零星订单过日子。扬州八怪这帮人,本来就反主流,罗聘年纪最小,排第八,画风里头带点怪气,人物表情生动,线条不羁。 乾隆三十六年,罗聘三十九岁,第一次北上京城卖画,这趟成了他生涯转折。京城文人云集,他带了些作品去拜访名流,起初没人太当回事儿,毕竟扬州画派在京里不算顶尖。可他那套《鬼趣图》一亮出来,立马炸锅了。罗聘对外说,自己蓝眼睛是阴阳眼,白天也能见鬼,那些画全是亲眼瞧见的,不是编的。 据他自己描述,鬼多在人多的地方出没,衙门、街巷、桥头,到处是它们的影子。画里头八幅,每幅一个场景,第一幅两个鬼并肩走,一个拽链子,一个推搡后背,脚下踩骨头,云雾里头隐约骷髅;第二幅鬼骑鬼肩,鞭子抽打,像主仆追逐;第三幅鬼群在坟地扭动,肢体纠缠;第四幅孤鬼河边捞水,脸拉长成求助状;第五幅最有名,三鬼围桌啃骨,汁水滴桌,影子拉墙上;第六幅鬼在林子追逐,枝叶间闪现;第七幅两骷髅相对站,背景荒野断壁;第八幅鬼在墓丘舞蹈,骨架散落草丛。 这些鬼不像传统画里头那种披发赤足的凶煞,罗聘画得接地气,动作像活人,表情带点滑稽和无奈,墨色湿润,先用水湿纸再落笔,晕染出阴森味儿。 当时京城人看完直呼过瘾,文人题诗一大堆,袁枚、沈德潜在内,都夸他捕捉了鬼的“趣”,其实这画不光是玩闹,还藏着对官场腐败的影射,那些鬼像官僚,追逐、啃噬、纠缠,全是讽刺。 乾隆皇帝听说后,也亲眼瞧了,批了“妙”字,从此《鬼趣图》名声大噪,富商争相求购,罗聘一夜成名。 这事儿搁现在听起来像都市传说,可在清中期,鬼神信仰正热,蒲松龄的《聊斋》刚火起来,社会上阴阳眼的故事满天飞,罗聘抓住了这点,把个人奇闻变成卖点。 他不止画八幅,早年就试过鬼题材,受金农影响,金农画过侏儒鬼在树丛出没,罗聘扩展成系列,形成了自家门类。 据说总共画了上百幅鬼像,可大部分散佚了,只剩这八幅完整流传,藏在故宫博物院。 为什么这些画经得起时间?一来技法牛,罗聘用双钩法勾线,宋人古法,乾隆时已算稀罕;二来主题新,鬼不吓人,反而带趣味,百姓爱看,文人爱品;三来时代味儿足,清代中叶官僚腐败,罗聘借鬼挖苦,隐晦不直白,避免麻烦。 比如第五幅那三鬼围桌,啃残骨的模样,像极了贪官分赃,题诗里头有人直说这是“官场写照”。罗聘进京三次,每次都带鬼画去展,乾隆三十六年第一次,乾隆五十五年第三次,中间拉了近三十年,画风没变,影响力却越来越大。 成名后,罗聘没飘起来,继续布衣卖画,生活依旧紧巴巴。乾隆四十年回扬州,鬼画突然停了,转头画神佛,菩萨、罗汉、观音,线条柔和,金粉朱砂上场,背景云朵舒展,少了阴森,多了宁静。 有人猜是因为妻子方婉仪病逝,那年冬天,她走后罗聘自号“衣云和尚”,四十七岁出家,不再娶,专攻寺庙壁画,为扬州寺院绘神像。 这转变挺突然,但也合他性格,早年梦入花之寺,自比前生和尚。晚年身体差,眼睛视力模糊,三次进京后就窝在扬州瘦西湖边,画梅花、佛像,靠旧识订单过活。嘉庆四年,六十六岁病故,扬州画坛叹息,吴锡麟给他写了墓志,记他一生坎坷,才华横溢。 罗聘走后,扬州八怪基本散了,他是最后一个,标志着这画派衰落。

0 阅读:35
回忆只剩悲凉

回忆只剩悲凉

回忆只剩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