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尼克松当年联华制苏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美中关系以及美苏关系

丙灿说 2025-09-25 12:56:06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尼克松当年联华制苏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美中关系以及美苏关系都必须比苏中关系更好。但是今天美国要联俄制华,这样的前提则不存在。美国人清楚,俄罗斯永远不会违背与中国达成的承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实力鼎盛,苏联和中国虽然都很强,但彼此之间的矛盾远远超过和美国的矛盾。美国就是抓住了这条逻辑线,才实现了“借力打力”。 可是现在,美国的实力相对下滑,而中俄之间的合作却越来越紧密。能源、贸易、防务、外交,几乎所有关键领域两国都在互动和互补。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再怎么想,也不可能把俄罗斯拉到自己那一边。 拉夫罗夫的意思其实很直白:俄罗斯不会违背和中国达成的承诺。因为这种合作不是临时拼凑的,不是靠一时的利益交换,而是基于长远战略的判断。 俄罗斯非常清楚,今天的世界格局里,单打独斗早就不现实。要抵御来自美国和西方的打压,必须要找到真正的战略伙伴,而中国就是那个不可替代的对象。 能源合作让俄罗斯有了稳定的出口市场,科技和产业对接给两国创造了新空间,最重要的是,在国际舞台上,中俄的立场几乎是一致的。 无论是反对单边主义,还是呼吁多极化,两国的声音都在相互呼应。这样的关系,美国人根本挑不动。 这就是和当年的根本不同。尼克松能成功,是因为中苏之间不信任;拜登再想玩同样的牌,就会发现桌上没有筹码。 美国现在依旧喜欢冷战思维,总以为世界是非黑即白,总以为只要挑拨离间,就能各个击破。但现实已经证明,这套逻辑越来越不灵了。 美国想拉拢俄罗斯,可俄罗斯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西方,尤其是北约东扩。面对这种现实,俄罗斯怎么可能去和美国联手对付中国?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吗? 而且,美国人的算盘本身就带着轻视。他们总觉得,只要利益交换,就能让别人转向。但他们低估了中俄之间的战略绑定。 比如说能源,欧洲因为制裁,自己把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切断了,结果受损的是欧洲,俄罗斯反而找到了更大的中国市场。再比如科技,美国封锁中国高科技,但中国依靠自主研发和和伙伴合作,依旧在往前走。 对俄罗斯来说,这些现实摆在眼前,美国能提供什么?能给俄罗斯补足市场吗?能帮俄罗斯解决安全困境吗?答案很清楚,什么都给不了。 美国的冷战思维,就是老想着用“阵营对抗”的方式来搞平衡。可问题是,今天的世界早就进入了多极化。 你可以看到,中国和俄罗斯不仅自己合作,还和中东、非洲、拉美很多国家有密切互动。这种格局下,美国那种挑拨离间的手法,显得特别过时。 美国自己也明白,他们已经不可能像当年那样轻轻松松改变整个国际格局,所以才会频繁释放出一些虚假的信号,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可钻。但现实告诉他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 美国人现在的困境就在于,他们既不愿意接受中国的崛起,也无法真正孤立中国。于是就想用老办法,找个“盟友”来配合。但俄罗斯在这一点上立场非常坚定。 只要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美国才是它真正的战略威胁,它就不可能和美国走得太近。和中国的合作,是俄罗斯抵御西方打压最可靠的保障。双方已经建立起了足够的互信,不是外界几句挑拨就能动摇的。 所以,当拉夫罗夫说“俄罗斯永远不会违背和中国达成的承诺”,其实是在释放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美国那一套过时的冷战逻辑,在今天毫无市场。 美国如果还在幻想能复制尼克松当年的手法,那只能说明他们还停留在历史课本里,没有看清现在的现实。世界格局已经变了,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单极世界,而是多极化、多元合作的格局。 美国当年的“联华制苏”,是利用了中苏的矛盾。而今天他们想“联俄制华”,却发现根本没有矛盾可利用。 中俄的互信与合作,已经让美国的挑拨彻底失效。冷战思维早就过期,美国如果还抱着这套逻辑不放,那就只能在战略上一次次碰壁。 现实比幻想要冷酷得多,中俄之间的合作,不是嘴皮子能拆散的,更不是美国的算盘能算计得了的。

0 阅读:0
丙灿说

丙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