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验马英九的时刻来了!难怪这次大阅兵邀请了洪秀柱,却没有邀请马英九,我们通过这个举动传递了一个很清楚的信号,只有那些真正从两岸大局出发,真正关心两岸福祉的人,才能得到我们的礼遇。在关键时刻邀请洪秀柱而不是马英九,这无疑是给马英九本人敲响了警钟,让他好好想想背后的原因。 马英九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让人摸不清,他有过推进合作的成绩,比如曾经推动签署的ECFA协议,确实让两岸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变化,许多台商也靠着这个政策打开了市场,但这些历史贡献放到近几年已经显得有些遥远,马英九在公开场合总是讲得很谨慎,一边强调台湾的特殊情况,一边又不愿在关键问题上表态,结果可见,之前对他抱有期待的人现在都变得有点失落。 反观洪秀柱,直接表态反对岛内死守旧思想,她更乐意站出来说明两岸应该主动沟通交流,大陆邀请她参加重要活动也不是随便作出的选择,这些年两岸交流虽然起伏不少,但去年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人特别多,每一次“两岸一家亲”的话题出现洪秀柱的身影总在前排,这样的态度大陆自然看得很重,大陆自然愿意靠近那些真正想拉近距离,而不是老是在岛内想法子打太极的人。 现在的大陆政策也变得特别明确,比如放开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实习、就业机会,还专门设了小企业贷款帮扶,就是实打实想让交流变成现实,这种转变让含糊不清、只想顾左右而言他的台湾政客看着尴尬,马英九既没有鲜明的行动,也没拿出能让人看到希望的新方案。 国民党党内竞争主席的选择不仅是个人胜负,也是党未来路线的写照,朱立伦算是传统路线,声音稳重但缺乏新意,而像郑丽文、张亚中则敢提改革主张,呼吁国民党重振旗鼓,马英九如果继续支持传统玩法可能会继续被边缘化,唯一的选择是回到两岸沟通真正的核心,拿出鲜明态度,否则只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 其实对于两岸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过去对马英九是真的有过期待,毕竟他曾推动两岸交流、让不少人感受到实惠,但现在岛内情绪分化,大陆也不再等着台湾单方面拖延。 眼下的局面很现实,不管怎么回避责任,关键时刻总要有人站出来为两岸关系表个态,马英九是赶着岛内选情避风头还是重新站出来做更果断的选择,已经变成了他能不能保住影响力的决定性时刻,这直接关系到未来两岸的走向,也让所有人开始重新评估他到底还有没有继续领跑的勇气。
张亚中曾说:国民党有四种,第一是美国国民党,代表人物是朱立伦。主张亲美,一切都从
【28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