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彭德怀元帅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劳碌一生的他在此时也患上了疾病,而且每个月只能领到23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日常的开销。百般无奈之下,彭德怀亲自向组织写了一封信,希望组织能够多补助一些生活费。 1969年的北京,一位老人正蜷缩在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用同一条毛巾擦拭着脸和脚,他的眼镜片裂了道缝,却舍不得更换,一件褪色的中山装补丁摞着补丁,袖口磨得发白。 这位老人,就是曾指挥千军万马的彭德怀元帅。 1955年,彭德怀被授予元帅军衔。 作为国防部长,他每月工资585元,却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他拒绝更换新轿车,认为老车还能使用。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工资也从每月585元骤降至23元。 这笔钱在当时的北京意味着什么?按照当时的物价,一斤猪肉约0.7元,一斤大米0.14元,23元仅够勉强购买30斤猪肉或160斤大米。 而彭德怀每日的伙食费就需要1.2元,一个月下来几乎所剩无几。 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1970年起,彭德怀开始频繁便血,却因医疗条件限制未能及时诊治,1973年确诊直肠癌时,已到了中晚期。 在这样的困境下,彭德怀不得不放下一贯的原则,向组织求助。 1969年,他亲笔写下一封补助申请信,通过秘书雷文转交给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 信中,他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现状:“每月23元生活费,除去伙食费所剩无几,肥皂、牙膏等日用品都难以购置”。 彭总在信纸上写下的字迹不如往日刚劲有力,读到信的内容时,雷文不禁心酸落泪。 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负责人收到信后,罕见地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每月从彭德怀被冻结的存款中额外发放100元补助。 这笔钱,支撑着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五年。 彭总自己生活拮据,却始终不忘帮助他人,1957年,他得知家乡修建水库,立即捐出500元。 水库建成后,他又资助300元购买鱼苗,此后他每年固定给家乡捐款100元,直到1966年被迫中断。 1973年,彭德怀因病住院,侄女彭梅魁前来探望,带来巧克力等当时罕见的食品。 彭德怀怀疑侄女没有稳定收入,却花钱买这些奢侈品,便将自己积攒的800元塞给了她。 在同一时期,许多老干部的生活同样艰难。 比如李运昌每月仅有8元生活费,伍修权则为12元,他们的伙食标准甚至低到每天只有3毛钱,常常只能吃萝卜、白菜等素菜。 但彭德怀的情况更为特殊,他不仅要面对经济压力,还要承受政治上的巨大压力。 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被监禁期间,他坚持每月缴纳三四百元党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彭德怀的补助申请信,是他人生中少有的“例外”。 这位一生清廉的老元帅,曾为了不占公家便宜,补交过8元伙食费,曾为了不接受他人馈赠,执意要掏钱买下一罐蜜。 临终前,彭德怀还惦记着跟随自己十多年的警卫员景希珍,嘱咐侄女: “景希珍在我身边带了这么久,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好处,我死后组织如果退还了存款,你就拿出3000元交给他,不要让人家寒了心……”
1969年,彭德怀元帅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劳碌一生的他在此时也患上了疾病,而且每个
阿皮历史库
2025-09-26 11:58:05
0
阅读:270
用户10xxx57
彭总铁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