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我之前读的《阿含经》,《中论》所代表的大乘佛教显然更为中国人所熟悉。我们常说

君堡啊 2025-09-27 00:02:25

比起我之前读的《阿含经》,《中论》所代表的大乘佛教显然更为中国人所熟悉。我们常说“四大皆空”等等一系列受到佛教“空”影响的词汇,但是究竟什么是空?空的思想是怎么成为了大乘佛教思想的关键?

龙树菩萨的这本《中论》乃至他本人,对于大乘佛教来说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龙树以前,我们称为早期大乘,龙树以后我们称为后期大乘。中国佛教里,将龙树菩萨置于“八宗共祖”的地位,可见龙树和他的作品的重要性。

回到空的话题上来,龙树开篇就是用“八不”总结,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如果你单纯想要弄懂这本书的哲学脉络,而不重教义,那么就应该将关注点放在“不”而非其他部分。整本书的各种品,其实就是在破除从外道到声闻到早期大乘的各种错误观念。而将一切错误观念破除以后剩下的部分,那就是正确的“空”的概念了。但是我们人类语言表达乃至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理解这剩下的部分,所以暂且用“空”这个字来概括。龙树在后面也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空”这个字本身只能是假名。那么如果你执着于“空”的有无,那么也是不理解“空”的真正概念。

这就有点像早期基督教,在讨论什么是上帝的时候,就有用补全法来求证的。既然用我们的理解能力是理解不了上帝的,那么我们至少可以确定哪些东西不是上帝,将不是上帝的部分剔除以后剩下的,就是上帝本身了。所以至少上帝不应该是恶的对吧,但是我们世间到处都存在的恶又该怎么解释呢?于是就有了奥古斯丁的著名观点,“恶是善的不充分”。

龙树的思维水平真的不低,他是在他所处的时代局限性下,基本上填满了瞿昙在理论端的几乎所有的坑。这点是非常厉害的,甚至可以说龙树的理论水平,是比瞿昙本人都高得多的。所以相对于龙树的中观派,他的对立面是强调实践的瑜伽行派,也就是玄奘所属的法相宗。因为足够自洽,要在理论上攻击龙树已经很难了。

0 阅读:7
君堡啊

君堡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