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诚意对待中国,用实力放倒美国!!德国政客魏德尔: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对欧洲有没有威胁?从我的认知来看,你不去惹恼他,那就是没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魏德尔指出,中国从来不是天生威胁,前提是欧洲别去惹火上身。为什么?因为中国有很强的主权意识,这跟历史有关系。 过去百年,中国被列强欺凌,外敌入侵,给这个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底线思维。现在南海、台湾周边,任何外部力量稍微靠近,就会被当作挑衅来看。 欧洲如果不理解这一点,贸然搞什么干预或挑衅,不但合作难谈,还可能把局势推向紧张。魏德尔的意思很清楚:尊重核心利益,展现诚意,中国就能敞开门来谈生意;虚与委蛇或耍心机,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实际案例就能说明问题。2024年,中德贸易总额高达2470亿欧元,德国向中国出口机械、电气设备占了绝大部分。 即便大众汽车在华销量下降9%,仍然卖出了220万辆,零部件订单每年也是百亿级别。 光这些数字就说明了,诚心实意的合作能带来巨大利益。而光伏贸易争端更有说服力,当年欧盟想给中国光伏产品加税,结果欧洲电价直接涨起来,民众怨声载道,企业也没占到便宜。 后来双方坐下来谈,用诚意换和解,不仅中国保住市场,欧洲也能用上便宜清洁能源。这就是典型的双赢模式。 中欧班列的稳定运行也是同样的例子,2024年全年开了1.9万列,运输的都是欧洲工厂零部件、超市日用品,如果没有诚意,这条经济生命线根本不可能这么稳。 魏德尔强调,对中国要拿出真心,而不是走形式。好好合作,尊重底线,才会换来市场、技术和发展机会。心机和虚伪只会适得其反。这就是她所谓的“诚意”。 再说美国,逻辑完全不同。美国对盟友的态度一直很强硬,如果欧洲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根本没法顶住压力,只能被动跟随。 魏德尔举了几个例子。2025年,美国对欧加征钢铝关税,欧洲若软了,自家企业就得倒闭。硬气一点,欧盟直接征收25%反制关税,涉及210亿欧元商品,才让美国稍微收敛。这就是实力的重要性。 能源也是老问题,乌冲突后,美国液化天然气大量卖给欧洲,价格比卖给亚洲的贵出一大截,德国工厂成本上升,老百姓过冬难,美国赚得盆满钵满。 魏德尔因此主张重启北溪管道,她看得很清楚:美国只想薅欧洲羊毛,不自己搞能源自主,你永远得看人脸色。 再有,美国芯片法案逼德国车企把生产线迁到北美,大众和宝马成本上升不少。这就是典型的霸权式行为,看似盟友,其实把欧洲当提款机。魏德尔的主张很明白:面对美国,欧洲必须挺直腰杆,用经济和军事实力说话,否则只会被榨干。 她还强调,不要把中国和俄罗斯混为一谈。中国更注重经济稳定,强调合作;俄罗斯则更玩地缘战略,喜欢用政治和军事手段。 欧洲如果简单敌友划分或者把两者混淆,只会搞复杂局势,把中国推向对立面。换句话说,欧洲要独立思考外交策略,不能再老老实实跟着美国走,也不能把中俄混成一锅。 魏德尔的观点不仅停留在纸面上,还在政治实践中落地。她所在的AfD党在东德州选举中靠务实对华路线获得高票支持,党内虽然有保守派意见分歧,但选民认可度达到20%,显示她的策略有市场。 无论是党内辩论、媒体报道,还是国际平台的传播,她强调的核心思想始终如一:对中国用诚意合作,对美国用实力对抗。 这套策略背后,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欧洲已经不是冷战时期的小国能靠美国保护就安全的年代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洲市场与中国深度交织,放弃合作无异于自断腿。 美国长期在经济和军事上压迫欧洲,如果不增强自身筹码,欧洲只能被动挨打。魏德尔的核心逻辑很简单:跟实在人交心,用实力对横的人硬气。 从中欧贸易、班列运输、汽车零部件,到对美钢铝关税和能源政策,魏德尔用大量事实说明,诚意和实力必须区分开来。 对中国诚心合作,换来的是真金白银和发展机遇;对美国拼实力,不反抗就会被吃掉。简单来说,这就是欧洲要在新世界格局里活得稳的基本法则。 如果欧洲能真正理解这套逻辑,不再单纯依赖美国,也不盲目对抗中国,那么它不仅能在国际舞台上活得更稳,还能获得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双重好处。 魏德尔的话说得明白,就是日常生活里的常识:跟实在人交心,跟横的人硬气,欧洲要学会这两件事,日子才能越过越稳。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