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相当于67500亩,可以对比澳门面积只有33平方公里。兰屿是海底火山喷发隆起而形成的,因上面盛产蝴蝶兰而得名。这地方位于太平洋外海,东边就是深海外海,岛屿陆地有一定的规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兰屿这 45.74 平方公里的火山岛,看着比澳门多出 12 平方公里,却是把巴士海峡北口锁得死死的关键棋子,这位置简直是天然的 “水道收费站”,不用设栏杆就卡在最关键的路口。 要知道它距离台东市 49 海里,西南到鹅銮鼻 41 海里,南边离菲律宾巴丹群岛才 140 公里,正好坐落在台湾本岛和菲律宾之间的火山海脊上,而这条海脊撑起的巴士海峡,可是南海进出西太平洋的唯一便捷通道。 巴士海峡的分量从来都不是吹的,水深 2000 到 5000 米,最深能到 5126 米,不管是万吨商船还是军舰都能轻松通行。每年超过 8 万艘商船从这儿路过,全球 5% 的海上贸易都得走这条线,单说日本从中东、非洲运石油的船,十有八九得从这儿过,等于把能源生命线的开关放在了兰屿眼皮底下。 早在 7 世纪这里就是中国和菲律宾的贸易桥梁,明清时每年几十艘三百吨级的帆船载着瓷器、丝绸去马尼拉,换回来珍珠和香料,现在更是成了国际航运的黄金水道,这流量可比某些网红景点的人流量实在多了。 兰屿能成为战略支点,首先得靠自身的 “硬件条件”。作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它的安山岩质地够坚硬,最高的芳兰峰海拔 548 米,站在山顶往东边看是深不见底的太平洋,往西能盯着巴士海峡的船来船往,这种天然制高点比人工建雷达站省多了。 而且岛上早有环岛公路绕了 36.5 公里,西岸的开元港能通台东的货轮和客船,兰屿机场还开通着到台东的定期航班,19 人座的小飞机每天往返,坐船从台东富冈码头出发也只要 2 小时左右就能到,不管是运物资还是人员调度都很方便,这可比那些偏远荒岛实用多了。 军事上的价值更不用多说,2017 年解放军的轰 - 6K 轰炸机就多次经巴士海峡去西太平洋训练,当时台媒盯着运 - 8 电子侦察机从巴士海峡往宫古海峡飞的路线,其实稍微琢磨一下就懂,兰屿所在的位置正好能监控这类跨岛链航行。 日军当年也早看出这儿的重要性,历史上就曾在岛上设防,毕竟掌控了兰屿,就等于在巴士海峡北口安了个岗哨,任何舰船想偷偷溜过都难。 更有意思的是,兰屿还在以每年 7 到 8 厘米的速度往西北移动,虽然这点距离对人类来说不起眼,但长期下来等于这个 “岗哨” 在慢慢靠近台湾本岛,战略联动性只会更强。 周边的海洋资源更让这地方的价值加了码。黑潮从这儿流过,带来了超过 1000 种鱼类,珊瑚礁遍布四周,海水能见度能到 30 公尺以上,既是潜水胜地也是渔业宝库。 但换个角度想,丰富的渔业资源能支撑长期驻军,清澈的海水意味着水下障碍物少,适合军舰隐蔽航行,这些都是老天爷给的战略便利。 而且巴士海峡作为南海和太平洋的水交换通道,兰屿周边的水文数据对舰船航行至关重要,掌握了这儿的潮汐和海流,等于拿到了通行密码。 再看地缘格局,兰屿正好夹在中国台湾、菲律宾和第一岛链之间。菲律宾的巴坦群岛就在南边 140 公里,那儿的巴示戈港是重要商业中心,还有机场,两边遥遥相望,等于共同扼守着巴士海峡的南北口。 而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里,兰屿和绿岛、冲绳形成呼应,不管是美军的第七舰队还是其他国家的舰船,要想进入南海或穿出西太平洋,都绕不开这个 “中间站”。之前有专家算过,从兰屿起飞的侦察机,半径覆盖范围能把整个巴士海峡都包进去,比在台湾本岛东部部署节省一半航程,这种效率在军事上可是金不换的。 现在再回头看,兰屿不是单纯的 “大岛”,而是个集地理优势、交通基础、资源禀赋于一身的战略支点。 45 平方公里的面积刚好能撑起必要的设施,又不会大到难以管控;卡在巴士海峡北口的位置,正好掐住全球航运的要害;加上黑潮带来的天然便利和逐年移动的地质特点,让它的战略价值跟着时间往上涨。 那些每年从这儿经过的 8 万艘商船,每一艘都在印证这个火山小岛的重要性,毕竟在航运和军事上,位置对了,哪怕面积不大,也能成为撬动格局的关键。
特朗普有多记仇?他自己出钱几千万重新装修白宫,在走廊里把美国历任总统的照片都挂了
【151评论】【18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