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短

快乐小鼠 2025-09-28 16:12:39

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短板,这个瓶颈对中方而言不会是永远的障碍!

俄罗斯航空产业本来挺风光,靠卖飞机和发动机赚外汇,可俄乌冲突一爆发,西方国家直接把他们踢出全球供应链,飞机订单没了,发动机也没人要。

就说俄罗斯航天集团吧,光外国合作收入就丢了近80%,1800亿卢布的订单说没就没了,这里面一大半都是发动机和发射服务的钱。

航空业更别提了,民用飞机订单被取消,军用发动机的老客户也不敢轻易下单,毕竟谁也不想跟着受制裁。

俄罗斯那些老牌设计局,像礼炮、土星,以前靠卖AL-31F发动机给中国就能活,可现在中国自己的涡扇10造出来了,从2016年起就不再买AL-31F了,土星联合体的日子一下就紧巴了,这时候再抱着技术不放,纯属跟钱过不去,跟自己的产业过不去。

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有动力短板,这话没说错,但得加个前提——这短板是暂时的,俄罗斯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就拿大飞机发动机来说,中国为C919配套的CJ-1000A已经进入适航取证的冲刺阶段,推力13.5吨,推重比比西方的LEAP-1C还高,耐温材料更是领先200℃,过不了多久就能批量装机。

以前中国买俄罗斯发动机是“刚需”,现在更像是“过渡”,万一西方断供,俄罗斯的发动机能当个备份,避免产业链掉链子。

再看重型燃气轮机,中国虽然刚突破F级技术,300兆瓦级的样机刚造出来,跟美国通用826兆瓦的9HA.01比还有差距,055大驱以前得装4台GT-25000,现在用太行110还是不如欧美先进机型省空间,但这进步速度谁看了不慌?

俄罗斯心里门儿清,现在不卖,等中国彻底突破了,他们的发动机就是废铁。

俄罗斯这回也是放下了以前的“身段”,要知道,之前中俄联合搞CR929宽体客机,俄罗斯死活要主导PD-35发动机研发,核心技术一点不松口,生怕中国学去,最后闹得项目都快黄了。

可现在主动提出来卖PD-26重型发动机,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为啥?因为除了中国,没人能接下他们的产能。

印度以前是俄罗斯的老客户,可印度自己也在搞国产发动机,还施压俄罗斯别给巴基斯坦卖RD93发动机,这种“小心眼”的客户靠不住。

伊朗、朝鲜这些国家要么没钱,要么用不上这么高端的重型发动机,放眼全球,也就中国既有需求又有购买力。

更关键的是,中俄现在能用本币结算,绕开了SWIFT,俄罗斯不怕卖发动机的钱被西方冻结,这才敢放心开口。

还有个深层原因,就是俄罗斯想靠发动机绑住中国,巩固战略关系,现在西方对俄制裁层层加码,俄罗斯的航空产业断了进口部件,生产线都快转不动了。

中国不仅能买他们的发动机,说不定还能提供一些配套的零部件,帮他们维持产业链,这种“互补”对俄罗斯来说太重要了——中国要短期过渡的动力,俄罗斯要现金和产业链支持,一拍即合。

但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知道中国技术崛起挡不住,与其被西方逼着跟中国对立,不如主动合作赚点实在的,还能在战略上多个盟友。

不过咱们得明白,俄罗斯可不是真心想帮中国突破技术瓶颈,纯属“趁窗口期捞最后一笔”。

当年他们卖AL-31F发动机时,维修都得送回俄罗斯,生怕中国拆了研究,结果中国还是搞出了涡扇10,性能比AL-31F还强,直接把俄罗斯的订单抢没了,这次卖重型发动机,肯定也留了后手,核心材料和维修技术未必会全给。

但中国也不傻,买发动机是为了“救急”,不是“依赖”,就像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以前用RD93发动机,现在中国的涡扇13推力都超过8.6吨了,涡扇21更是能到9.5吨,就算俄罗斯断供,立马就能替代。

重型燃气轮机也是这个道理,中国已经打破了欧美80年的垄断,接下来就是追赶到超越,俄罗斯的发动机只是个“过渡品”。

说到底,俄罗斯突破限制供发动机,是现实逼出来的无奈,更是对中国技术实力的变相认可,他们清楚,所谓的“动力短板”只是中国发展路上的小坎儿,再过个三五年,中国自己的发动机就能全面顶上来。

现在不卖,以后想卖都没地方卖;现在卖了,既能赚笔救命钱,还能跟中国搞好关系,怎么看都是笔划算的买卖。

而对中国来说,这既是解决眼前需求的权宜之计,更是印证自己进步的镜子——当年被卡脖子的日子快过去了,俄罗斯的发动机,不过是中国自主研发路上的一个临时“加油站”而已。

0 阅读:0
快乐小鼠

快乐小鼠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