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男子带着工人们给一家医院装修,结果装修完院方迟迟不结14730的工钱,工人们拿不到钱很着急,男子就三番五次要钱,院方总说没钱,一拖就是一年,最后提出给他们一人发1盒月饼、1瓶酒抵消工钱,这可把男子气坏了…网友:去看病是不是也可以拿点吃的喝的抵消医疗费? 李先生最近愁得头发都快白了,他去年带着一帮工人给一家医院干装修,结果干完院方竟然不给他们结钱,14730块的工钱拖到现在还没结清。 这钱本来是给跟着自己干活的工人们发工资的,可医院方面总说“没钱”,一推就是1年。 前儿个李先生又跑去医院要钱,哪成想负责人却给了个让他哭笑不得的方案,说要不拿月饼和酒抵账? 李先生听完火更大了,说你在和我开玩笑吗?月饼也就180多块钱一盒,酒600多一瓶,我总不能提着月饼去给工人发工资吧?人家要的是钱,不是这些东西!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去年李先生带着施工队给医院做装修,活儿干得利利索索,完工后医院验收也通过了。 可到了结账的时候,医院就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脱。李先生隔三差五往医院跑,从夏天催到冬天,又从冬天催到第二年秋天,钱就是不到位。 李先生表示,工人们跟着我干活,都是指着这钱养家糊口的。有的工人孩子开学要交学费,有的家里老人看病需要钱,我拿不出钱,他们急,我更急。 可医院那边呢?每次都说“再等等,现在资金紧张”,后来干脆提出用实物抵债。 李先生当场就拒绝了,这月饼能当钱花?酒能换钱?这不是糊弄人吗! 他越想越气,直接找了媒体曝光。记者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医院负责人协调。 医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确实没有强制要求用月饼和酒抵债,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如果愿意接受可以商量,不接受还可以再谈其他办法。 经过记者现场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医院方面同意在10月25日前将欠款全额还清,并签订了书面还款协议。 不过这事儿还没完。李先生发现,协议上虽然有负责人签名,但没按手印。 他担心医院到时候又反悔,于是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当地12345服务热线,请求相关部门介入督促。 李先生只希望这次别再出幺蛾子了,工人们等着钱过日子呢。 目前,12345热线已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将跟进督促医院履行还款协议。 李先生的遭遇,也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欠债的是大爷,要债的是孙子。但愿这次,医院能真守信,都是工人的血汗钱,一分都不能少。 有人说,要是这样,去看病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拿个家里的特产抵医疗费啊? 医院救死扶伤,有医有药有技术,难道也生产酒和月饼?这150元的月饼和600元一瓶酒难道是用金子做的?又是从哪里来的,工人给你医院装修,挣的是血汗钱,需要的是一日三餐有保障,150元和600元是一家人几天甚至一个多月的生活保障,这用来抵工资,也太坑人了吧? 一个医院,14000多元还要去耍赖,这医院还有人敢去吗? 那么,从法律角度,怎么看待医院的行为? 《民法典》第509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李先生众人与医院之间形成事实上的装修合同关系。医院作为发包方,负有按约支付装修款的义务。 根据规定,医院应当“全面履行”付款义务,包括支付金额、时间及方式均需符合约定。然而,医院拖延一年未支付14730元装修款,已构成违约。 他们提出的“以月饼、酒抵债”方案,实质是单方面变更履行方式,未与李先生协商一致,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 另外,医院在李先生多次催讨后仍以“没钱”推脱,没有履行诚实信用义务,加剧了合同履行的不确定性。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3条规定: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并将人工费用及时足额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加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监督。 李先生作为装修工程承包人,他雇佣的工人工资受该条例直接保护。医院拖欠的14730元装修款,本质是工人工资的来源之一。 根据《条例》第3条,医院作为建设单位,负有“及时拨付工程款”的法定义务,且需确保人工费用优先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 然而,医院拖延付款导致工人工资无法发放,已违反“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强制性规定。即便医院提出“以物抵债”,也因该方案无法直接变现支付工人工资,实质上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源:法治视讯 2025-9-28 欢迎关注@一案一论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河南洛阳,男子带着工人们给一家医院装修,结果装修完院方迟迟不结14730的工钱,
可爱多黛山
2025-09-28 17:37:46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