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良心讲,站在以色列和犹太人的角度来看,内塔尼亚胡称得上是个英雄。站在以色列和犹太人的角度,内塔尼亚胡之所以能被看作英雄,根源在于这个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安全焦虑。 凭良心讲,站在以色列和犹太人的角度来看,内塔尼亚胡称得上是个英雄。站在以色列和犹太人的角度,内塔尼亚胡之所以能被看作英雄,根源在于这个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安全焦虑。 这种焦虑不是凭空来的,是从无数血泪里熬出来的 —— 二战期间 600 万犹太人惨遭屠杀,整个民族几乎被斩草除根,那种任人宰割的绝望早已刻进基因里。 好不容易在 1948 年建国,本以为能喘口气,可第二天就被阿拉伯联军围殴,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又接连打了四次大规模战争,每次都在生死边缘挣扎。 第三次中东战争里,以色列靠着先发制人打赢了六日战争,占了戈兰高地这些战略要地,但也把周边国家的敌意拉到了顶点;第四次赎罪日战争,埃及和叙利亚突然发动袭击,一度打到以色列腹地,那种灭国危机至今让老一辈以色列人噩梦连连。 除了大规模战争,日常的恐怖威胁更像钝刀子割肉。哈马斯的火箭弹说不准啥时候就落到居民区,自杀式袭击曾是街头常态,以色列人出门买菜都得绷紧神经。 这种长期悬在头顶的危险,让 “安全” 成了比吃饭穿衣更重要的事,谁能给他们安全感,谁就配得上敬重。而内塔尼亚胡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正好戳中了以色列人最核心的需求。 先说说伊朗这个最大的心头大患。伊朗一直喊着要 “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还偷偷搞核计划,这对犹太人来说简直是二战噩梦的重演。 之前几任政府要么靠谈判周旋,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内塔尼亚胡上来就硬刚。 2025 年 6 月,以色列直接派轰炸小组和破坏小队突袭了伊朗的核设施,还打掉了对方的核物理学家和空军基地,之后内塔尼亚胡直接对着全国喊话,说已经根除了伊朗的核计划,谁敢重启就砸烂谁。 这话在别人听着可能是吹牛,但在以色列人耳朵里,这就是最实在的定心丸 —— 毕竟对经历过种族灭绝的民族来说,掐灭潜在的灭国武器比啥都重要。 对付家门口的威胁,内塔尼亚胡更是没手软。哈马斯在加沙时不时放火箭弹,之前的政府要么忍了,要么小打小闹,可他直接下令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 2025 年 8 月,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接管加沙城,紧接着启动 “基甸战车 2” 行动计划,对加沙城实施围困,国防部长卡茨都直接喊出 “加沙正在燃烧”。 虽然外界骂声一片,但以色列人看的是实际效果 —— 火箭弹袭击少了,街头爆炸案没了,孩子上学不用再躲进防空洞,这种看得见的安全改善,比任何道理都有说服力。 他还能拉来美国撑腰,2025 年 9 月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美国国务卿不仅没谴责,还跑去耶路撒冷会面,之后更是在联合国一票否决了停火决议,这种背后有人的感觉,让以色列人觉得腰杆都硬了。 光靠打还不够,内塔尼亚胡最让人佩服的是把安全防线往外推了一大步。2020 年他牵头签了《亚伯拉罕协议》,让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正式建交,后来摩洛哥也加了进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阿拉伯国家一直抱团孤立以色列,五次中东战争都是群殴架势,可这个协议一下打破了僵局。 以色列和阿联酋签了 34 项合作协议,和巴林签了 22 项,涉及安全、能源这些关键领域,等于在敌人包围圈里撕开了口子。 以色列外长后来都说,要把这个和平圈子扩大到整个中东,这对犹太人来说,意味着再也不是一个国家对抗整个阿拉伯世界,安全环境一下宽松了不少。 为了安全,钱也花得毫不含糊。2025 年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内阁直接追加 90 亿美元国防预算,当年的国防总预算达到 327 亿美元,占 GDP 的 9%,创下历史新高。 这笔钱没白花,以色列的国防工业越做越强,导弹防御系统能拦住大部分火箭弹,空军的战机随时能突袭邻国,就连士兵的装备都是世界顶尖的。 对以色列人来说,高国防预算不是浪费,是买 “活命钱”,内塔尼亚胡舍得花这笔钱,就是懂他们的痛。 从二战的尸山血海,到五次中东战争的生死一线,再到日常的恐怖威胁,犹太人对安全的渴望刻进了骨子里。 内塔尼亚胡或许有不少争议,但他抓准了这个民族最核心的需求 —— 强硬打击敌人、拉拢强大盟友、砸钱筑牢防线,每一步都踩在了以色列人最在意的点上。 在他们眼里,能让自己睡个安稳觉、让孩子安全上学的领导人,就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上面从犹太人的安全焦虑根源和内塔尼亚胡的实际行动入手,详细说明了他被视为英雄的原因。你若觉得某些部分需要补充细节,或是对内容深度有更高要求,欢迎随时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