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两年前说过一句让人记住的话:如果特朗普再当总统,或许能用他那种直来直去的方式,让普京坐下来谈。 这话当时听着像在赌一个政治奇迹——一个不爱讲外交辞令的人,能撬开一个从不认错的对手的嘴。 可现在回头看,这想法有点像指望用一把旧钥匙打开一扇被水泥封死的门。 特朗普确实和普京有过“默契”,但那是在乌克兰还没被全面入侵、世界还没彻底撕裂的时候。 如今,俄罗斯连联合国秘书长的调停都拒之门外,克里姆林宫的官方说法是:“乌克兰没资格谈。 ”这不是在等谁来劝架,而是在等谁先低头。 而特朗普,即便真赢了2024年大选,他的团队也已改口:若俄继续侵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制裁”。 他不是要当和事佬,而是要当更狠的施压者。 真正改变局势的,从来不是某位总统的个人风格,而是乌克兰人每天在废墟里修铁路、欧洲人每月往基辅运武器、北约在波罗的海部署常驻部队的硬实力。 瑙塞达的判断,曾是小国对大国博弈的浪漫想象;而现实是,当一个国家连领土都被切割时,谈判的筹码不是口才,是子弹、钢轨和持续三年不退的国际支持。 我们总爱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某个“能说会道”的人身上。 可真正的改变,从不在白宫或克里姆林宫的会谈室里,而在第聂伯河畔的防空洞里,在德国工厂里加班生产的炮弹上,在每一个选择继续相信明天的人心里。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两年前说过一句让人记住的话:如果特朗普再当总统,或许能用他那种直
乐影操控者
2025-09-29 16:10:2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