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7日警告对方,俄罗斯对乌克兰电力、供水、交通、居民区等民用设

天天纪闻 2025-09-29 16:46:15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7日警告对方,俄罗斯对乌克兰电力、供水、交通、居民区等民用设施的袭击是违反《日内瓦公约》的犯罪行为,乌克兰的防御和反击能力不断提高,如果俄罗斯想让基辅再次停电,那俄罗斯必须做好莫斯科停电的准备,俄罗斯的任何袭击都将会受到乌克兰的有力回击!   要理解这场对峙的来龙去脉,得先看看俄罗斯对乌克兰民用设施的打击有多频繁。   联合国难民署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战争三年来,乌克兰有200多万栋房屋被损毁,相当于全国住房总量的10%。更要命的是能源设施反复遭袭,导致大量民众冬天没暖气、没电力。   报告里提到,乌克兰现在有12.7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因为基础设施被炸,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日内瓦公约》明明白白规定不能攻击民用设施,但现实是,电力、供水这些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早就成了战场目标。   面对这种情况,乌克兰的反击策略很明确——瞄准俄罗斯的炼油厂。今年8月开始,乌克兰对俄能源设施的袭击就没停过,当时造成的日产能损失就有120万桶,占俄罗斯总炼油产能的17%。   到了9月,情况更糟,炼厂开工率还在往下降。更关键的是,袭击范围不只是炼厂,连油泵站、港口这些运输关键节点也被盯上了。新浪财经的分析说,这直接导致俄罗斯炼油产品发运量下降,供应链出了大问题。   俄罗斯这边已经慌了手脚。副总理诺瓦克上个月宣布,要把汽油出口禁令和新增的柴油转售出口禁令,一直延长到2025年底。这招是为了缓解国内燃料短缺,但效果有限。现在俄罗斯国内的车用燃料供应已经出现明显问题,加油站前排长队成了常态。   虽然原油出口暂时还稳着,但炼厂和港口老被炸,下游产品根本运不出去,市场对燃料供应的担忧越来越重。   泽连斯基敢放"莫斯科停电"的话,就是摸准了俄罗斯能源体系的软肋。俄罗斯的能源软实力一直靠资源多,但现在供应链韧性成了大问题。   炼厂被炸、运输受阻、出口受限,这一连串打击下来,不仅影响民生,还直接戳中了俄罗斯的财政要害——要知道能源出口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0%以上。现在炼油产能上不去,出口又被自己禁了,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再看乌克兰这边,虽然民用设施屡遭打击,但他们的反击确实打在了点子上。俄罗斯国土面积大,能源设施分散,要全面防护难度极大。乌克兰用精准打击的方式,集中力量破坏关键炼油节点,用最小的代价造成最大的影响。   这种打法让俄罗斯陷入两难:继续炸乌克兰的民用设施,自己的炼油厂就会遭更多袭击;要是停手,又等于承认之前的策略失效。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值得注意。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谴责对民用设施的袭击。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也表态,要求欧盟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还说乌克兰有可能"赢回全部领土"。   这些外部声音虽然不会直接改变战场态势,但至少在舆论和道义上,让俄罗斯的处境更被动。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这场冲突已经变成了双方民生韧性的较量。俄罗斯想靠炸掉乌克兰的电力、供水来瓦解抵抗意志,但乌克兰用打击炼油厂的方式,让俄罗斯老百姓也感受到了燃料短缺的压力。   俄罗斯炼油产能的持续受损,正在改变传统能源软实力的模式,从依赖资源转向依赖供应链。这话说得没错,再丰富的资源,要是运不出去、加工不了,也发挥不了作用。   泽连斯基的警告不是威胁,而是对当前局势的冷静判断。双方都有软肋,都在承受民生压力。   不管是基辅还是莫斯科的老百姓,想要的其实都一样——安稳的生活,不用为停电、加油发愁。   冲突持续到现在,已经没有真正的赢家。俄罗斯的能源牌越打越吃力,乌克兰的基础设施也遭受重创。泽连斯基的话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表态:你要是不让我们好过,大家都别想安生。   但最终解决问题,还是得回到谈判桌前。毕竟,再多的军事打击,也换不来老百姓想要的和平与稳定。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