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和俄罗斯共同宣布了! 当地时间9月28日,俄国防部和乌克兰同一时间公布了战报。 先看俄方的说法,俄国防部称过去一天在哈尔科夫等方向发动进攻,27日深夜到28日凌晨用远程武器和无人机打击了乌军工企业和军用机场,防空部队还击落了230架无人机。 再看乌方的通报,过去一天前线发生173次战斗,俄军发射了590多架无人机、超40枚导弹,截至28日10时30分乌军击落及拦截了611个空中目标。 这两组数字一对比,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出入,可要是往深了挖,就能发现这些数字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战场博弈。 先从俄军的战报说起,俄军强调在哈尔科夫等方向的进攻,还专门点出打击乌军工企业和军用机场,这路子其实很明确。 哈尔科夫作为乌克兰东北部的重要战略要地,一直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俄军在这个方向保持进攻态势,就是想牵制乌军的兵力部署,不让乌军有机会在其他战线集中力量突破。 而打击军工企业和军用机场,更是掐断乌军“造血”能力的关键一招。 现代战争拼的就是后勤和装备补给,军工企业被打,乌军的武器弹药生产就会受影响;军用机场遭袭,战机起降和空中支援能力自然会打折扣。 至于击落230架无人机的说法,虽然数字看起来不少,但结合近期俄乌双方频繁使用无人机作战的情况来看,也不算离谱。 毕竟现在无人机已经成了战场标配,侦察、袭扰、攻击样样都行,双方都在大量投入,击落数量多也在情理之中。 再看乌方的战报,173次战斗的表述,直接点出了前线局势的紧张程度。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天里,双方在多个点位展开了持续的拉锯战,没有哪个地方是真正的“平静区”。 而俄军发射590多架无人机、超40枚导弹的数字,比俄方自己承认的要多不少,这背后其实有乌方的宣传考量。 一方面,突出俄军攻势的猛烈,能向国际社会展现乌克兰面临的压力,从而争取更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国内民众的抵抗意识,凝聚人心。 更关键的是乌军宣称击落及拦截611个空中目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俄军发射的无人机和导弹总数,这里面就得打个问号了。 不过也不能完全说乌方在夸大其词,因为乌军现在有了西方的防空系统支持,比如之前就有报道说F-16战机参与了拦截行动,加上电子战部队的配合,拦截效率确实比以前高了不少。 而且有些无人机可能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坠毁,或者被电子战手段干扰失控,这些都可能被算进“击落及拦截”的范畴里。 其实这种战报数字的差异,在俄乌冲突中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双方都想通过战报占据舆论主动,毕竟除了战场上的胜负,舆论战也是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 就像之前9月20日那次,泽连斯基说俄军使用40枚导弹和约580架无人机袭击,乌空军则称拦截了552架无人机和31枚导弹;而俄方通报只说击落149架乌克兰无人机。 这种差异背后,是双方对“战果”定义的不同,也是各自战略需求的体现。俄军更倾向于强调打击的有效性,突出对乌军关键设施的破坏;乌军则更侧重展现防御的成功,凸显自身的抵抗能力。 但不管战报数字怎么变,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掩盖的,那就是这场冲突已经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俄军虽然在火力和兵力上有一定优势,但乌军在西方援助下,也具备了较强的反击能力,尤其是在无人机和防空领域,双方你来我往,谁也占不到绝对的便宜。 哈尔科夫等方向的进攻和173次战斗,都说明双方还在不断试探对方的防线,寻找突破口,但短期内很难有决定性的战果。 从国际局势来看,这种持续的冲突也让周边国家感到不安。之前就发生过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的事件,引发了北约的紧急磋商,虽然最后没有触发集体防御条款,但也让冲突外溢的风险大增。 现在俄乌双方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可能牵动国际社会的神经,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危机。而对于俄乌两国来说,长期的战争消耗已经让双方都不堪重负,经济民生受到严重影响,普通民众更是苦不堪言。 说到底,不管战报上的数字多亮眼,都改变不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痛。俄军想通过打击关键设施削弱乌军实力,乌军想通过展现抵抗能力争取更多支持,可最终受苦的还是两国人民。 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互相炫耀“战果”,而是坐下来好好谈谈,找到一个能让双方都接受的和平解决方案。毕竟再打下去,只会让更多人流离失所,让更多家庭破碎,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国际社会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斡旋,推动双方停火止战,而不是一味地输送武器、拱火浇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让两国人民重新过上平静的生活。
乌克兰和俄罗斯共同宣布了! 当地时间9月28日,俄国防部和乌克兰同一时间公布
天天纪闻
2025-09-29 16:46: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