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郭沫若先生那代人,他们写魏碑都带着很强的“书写性”,而当代人写魏碑则更多是为了

晋韵书斋人 2025-09-30 13:44:34

像郭沫若先生那代人,他们写魏碑都带着很强的“书写性”,而当代人写魏碑则更多是为了“艺术表达”。说白了,人家是为了写字,我们更多是为了搞创作。时代不同,目的不同,写出的字的面貌自然也就不同。现在写魏碑的,主要还是出于“个性化”的考虑,唐楷难在创新,但是魏碑可以,尤其是在搞创作的时候,魏碑的“多样化”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但反过来说,书法向“纯艺术”越走越近了,离“书写性”也就越来越远了。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对家勿多管

对家勿多管

3
2025-11-04 15:22

也不知道从何时兴起的“字画”风,即便从碑刻、文帖转向对联、字画也首先必须是能让人看懂的汉字。虽然没有考究论证,但是近现代民国文人集体性的“滥竽充数”(尤其各种“大师”沽名钓誉)以及硬笔的流行(真正高手广泛流失),确实是当今古法凋零、字画泛滥的罪魁祸首。

旭日东升

旭日东升

1
2025-10-11 16:16

这个墙头草的字,越写越差。

晋韵书斋人

晋韵书斋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