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年春,马铎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女子的尸体在路边暴晒,他于心不忍,

如梦菲记 2025-09-30 16:44:47

1411年春,马铎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女子的尸体在路边暴晒,他于心不忍,脱下长衫盖在了女尸身上并且将女尸挪到一旁安葬,谁知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411年春天,福建长乐的马铎背着旧包裹踏上进京赶考的路,他已经四十五岁,鬓角泛白,脚上那双草鞋是亲友东拼西凑盘缠后仅能负担的装备,八次乡试落榜的经历没有击垮他,这次他倾尽所有,把这场会试当作人生最后一搏。   离京城还有几日路程时,一幕景象让他停下了脚步,官道旁的草丛里,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横陈在地,衣衫破烂,皮肤被春日晒得干裂,四下无人,野狗在远处游荡,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马铎站在那里犹豫了很久,此时绕道而行最为稳妥,毕竟耽搁时间可能误了考期,何况脱下身上这件青衫就意味着失去赶考的最后体面。   他最终还是解开了衣襟,那件长衫被他轻轻盖在女尸身上,遮住了暴露的惨状,他找来简陋的工具就地掘土,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挪入土坑掩埋,一抔黄土落下,他拍了拍手上的泥,重新背起包裹。   这一耽搁,天色已经全黑,荒郊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时,远处透出一丝灯火。   他循着光走进一片疏林,果然有座茅屋,开门的是位素衣少妇,听闻他求宿便将他引入室内,马铎疲惫不堪,坐下后很快昏昏睡去。   天亮醒来时,少妇送他出门,临别口占一诗:"寒夜多蒙到妾家,炉中无火未烹茶,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无声鼓子花。"   前三句容易理解,最后一句却让马铎百思不得其解,他走出几步回头张望,哪里还有什么茅屋,只见树木扶疏,眼前只是一座黄土孤坟,刚才坐的地方不过是古冢旁的一块石头。   马铎心中发凉,急忙整装前行,没走多远,他又遇上一桩怪事,经过一片陇亩时,狭窄的田埂小路只能容一人通过,迎面却走来一个挑着柴担的农妇,把路堵得严严实实。   往回退要走一里多地,马铎有些迟疑,那农妇似乎看出他的心思,提出一个条件:她出一副对联,对上了她就涉水让路,对不上就只能请他回头或者自己下水。   农妇抬起脚展示鞋面的刺绣:"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马铎初听觉得不难,可真要找出对仗工整的句子却一时语塞,这对联表面说的是绣花鞋上的菊蕊天天沾露却永不开放,实际暗藏深意。   他低头沉思许久,越想越觉棘手,正准备脱鞋涉水时抬头一看,哪里还有什么农妇,眼前只是阡陌纵横,小径直通大道,原来是自己天色太早迷了路。   赶到京城后,马铎以岁贡生资格参加会试,主考官翻阅试卷时注意到这位两鬓斑白的考生,文章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火候纯熟得不像初出茅庐的举子。   到了殿试环节,宰相白云庆原本属意乡试会试双料第一的林志为婿,听说年近半百的马铎可能抢走状元心中不悦,于是怂恿林志当殿争辩。   永乐帝朱棣传二人上殿面试,他手持一把画着梅花的白扇,出题道:"白扇画梅日日迎风花不动,"林志哑口无言,马铎却脱口而出:"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   皇帝大喜,又指着殿外一盆植物道:"风吹不响铃儿草。"马铎立即应对:"雨打无声鼓子花。"两句对仗工整,且恰好呼应路上那两次奇遇的诗句,永乐帝连声赞叹,当场钦定他为状元。   马铎晚年回到故乡,在石竹山九仙阁题写对联:"一念鱼羊三宵无梦,九仙赐马一日为君。"至于路上那两次遭遇,民间有人说是节妇冤魂报恩,有人说是九仙君化身考验,也有人认为不过是巧合。   但那个1411年春天的选择,那一念之仁的善举,确实在关键时刻让他心境澄明,从容应对了改变命运的考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百度百科——马铎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