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杜特尔特第三国正式曝光,不是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澳大利亚。 9月28日,

文史资鉴堂 2025-09-30 17:02:51

接受杜特尔特第三国正式曝光,不是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澳大利亚。 9月28日,国际刑事法院控方律师孔蒂接受采访时表示:若杜特尔特获准临时释放,荷兰将可能成为接纳他的国家,法院记录已经显示可能性。   现在关于杜特尔特临时释放后去哪的事儿总算有了准信,既不是中国,也不是日本,更不是澳大利亚,国际刑事法院那边已经透了底,荷兰很可能成为接纳他的国家。   9 月 28 日的时候,ICC 控方律师孔蒂接受采访说得明明白白:要是杜特尔特能获准临时释放,荷兰已经出现在法院的可能性记录里,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倒回去看看杜特尔特怎么落到这一步的。这一切都跟他当年的 “禁毒战争” 脱不了干系。   2016 年他当上菲律宾总统后,搞了场铁腕扫毒,公开鼓励执法人员甚至民众射杀毒贩,那会儿就遭到不少西方国家谴责。   结果没想到,这事儿后来被 ICC 盯上了,今年 9 月 22 日公布的起诉书里,直接给这位前总统安了 3 项反人类罪的指控,还说他涉嫌参与至少 76 起谋杀案.   2013 到 2016 年当达沃市长时掺和了 19 起,2016 到 2017 年当总统时跟 14 个 “高价值目标” 的死有关,2016 到 2018 年的 “清理行动” 里又卷进 43 起针对吸毒者和毒贩的命案。   ICC 检察官说了,这 76 起只是明面上的,实际受害人数远多于此,整个扫毒期间可能有数千人被杀。   早在 2024 年 3 月 7 日,ICC 就给杜特尔特发了逮捕令,当时还只指控了 1 项反人类罪,没过几天他就在马尼拉被捕,当晚就被送进了荷兰海牙的 ICC 拘留中心,关在斯海弗宁恩监狱里。   本来该开庭审了,结果又延期了,因为法院得先评估他的身体状况 —— 杜特尔特的律师说他有 “多领域认知障碍”,要求无限期推迟诉讼。   即便人在拘留所,今年 5 月杜特尔特还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了达沃市市长,他女儿、现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还在琢磨怎么让他远程宣誓就职,甚至考虑过申请临时释放来办这事。   那为啥临时释放就得找接纳国?这得看 ICC 的规矩。根据《罗马规约》,临时释放不是随便放出去就行,得有国家愿意接纳,还得确保这人不会跑,能按时回来受审。   之前有人猜会不会是中国、日本或者澳大利亚,现在看都没戏。中国本来就不是《罗马规约》缔约国,压根不会掺和 ICC 的事儿.   日本和澳大利亚虽说签了约,但估计是考虑到跟菲律宾的关系,没接这个茬。   反观荷兰,它可是 ICC 的总部所在地,海牙这地方本来就是国际司法中心,按《罗马规约》的规定,荷兰跟 ICC 早有总部协定,在配合法院执行这类事务上有现成的基础和经验。   而且杜特尔特本来就关在海牙,要是临时释放,直接留在荷兰监管起来也方便,不用再折腾着往别的国家送,这估计也是法院把荷兰列为备选的重要原因。   菲律宾政府的态度也挺耐人寻味。2023 年 2 月还喊着 ICC 调查是 “干预主权”,结果今年 1 月就改口了,说只要国际刑警组织有要求,就会积极回应。   等到 3 月杜特尔特被捕,总统马科斯干脆直接说对国际刑警组织的承诺必须履行,直接把人交了出去。   不过菲律宾 2019 年就退出《罗马规约》了,现在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还在硬扛,说 ICC 对菲律宾没有管辖权,一边申请无罪辩护,一边盯着临时释放的事儿。   现在孔蒂律师把荷兰这选项捅出来,等于给这事儿定了个大方向。虽说还没最终拍板,但法院记录都显示可能性了,说明这事已经过了初步评估。   荷兰那边没直接表态,但从 ICC 的运作逻辑看,总部所在地接下这活儿并不意外 —— 之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 ICC 发逮捕令时,也是默认缔约国得配合执行,荷兰作为东道主自然更得守规矩。   杜特尔特这边,80 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还惦记着市长的差事要宣誓就职,临时释放对他来说确实很重要。   但能不能放出去、荷兰最终愿不愿意接,还得看 ICC 的评估结果:一是他的身体状况是不是真的需要临时释放,二是荷兰能不能确保他不会逃匿。   毕竟 ICC 之前发的逮捕令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放出去跑了,法院的面子可就没地方搁了。目前菲律宾国内还有不少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之前 ICC 开首次聆讯的时候,就有人聚集在法院大楼前声援他。   要是荷兰真成了接纳国,估计这些支持者又得有新动静。但不管怎么说,孔蒂律师这话一出口,等于把最可能的答案摆到了台面上。   不是大家猜的那几个亚洲国家,就是这个藏在欧洲的国际司法中心所在地,荷兰这步棋,其实早有铺垫。  

0 阅读:0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