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要关头,连战出手了!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郝龙斌原本在民调中以33.8%的支持率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在另一份民调中也以19.3%的支持率居首,党内元老和地方派系都挺买他的账,本以为胜券在握了。可谁曾想,连战这一出手,局势立马就不一样了。 你别以为连战只是摆摆“元老架子”——这位90岁的老爷子,在国民党里的人脉网比榕树的根还深。他没开记者会,也没发声明,就悄悄在台北圆山饭店开了场闭门会,请来的全是“硬角色”:新北市的林氏家族、高雄的陈家、台中的雾峰林家后代,这些都是地方派系的“话事人”,手里攥着基层党员的选票。会上连战就说了一句话:“选主席不是选‘少爷’,要选能把国民党攥成团的人。”这话明着没提郝龙斌,可谁都知道,郝龙斌是郝柏村的儿子,从小在“将门”里长大,当年当台北市长时就跟地方派系闹过别扭,觉得“派系是落后的玩意儿”。 那些地方头头心里跟明镜似的——连战这话是点他们呢。之前郝龙斌民调高,是因为他爸郝柏村的老部下撑场面,可基层党员的票,得靠地方派系一户户去拉。有个台南的派系头头会后跟人说:“连老爷子半夜给我打了个电话,就问‘你那儿的党员,是认国民党的招牌,还是认某个人的家门?’我第二天就把给郝龙斌的助选队撤了一半。”你看,这就是连战的本事,不用红脸吵架,几句话就戳中了地方派系的顾虑——他们要的是能给他们“办事”的主席,不是个眼高于顶的“将门之后”。 郝龙斌自己也慌了。他本来都开始筹备“胜选答谢会”了,连场地都订在了台北小巨蛋旁边的酒店,结果连战闭门会一开,三天之内,原本表态支持他的12个地方党部主委,有8个突然“改口”,说要“再观察观察”。有次他去台中拜票,当地的桩脚居然找借口躲着不见,最后只来了几个年轻党员,场面冷清得尴尬。郝龙斌在台上说“要团结党内”,台下有人小声嘀咕:“早干嘛去了?当年你当主席助理时,连我们村长的电话都不接。” 这里头还有个关键——连战摸准了国民党的“命门”。这几年国民党总输,就是因为“上层吵成一团,基层散成一盘沙”。郝龙斌虽然民调高,可他的支持率大多来自“深蓝”老党员,地方中间派党员根本不买账。连战不一样,他当主席那几年,天天泡在地方上,跟菜市场的摊贩称兄道弟,帮渔港的渔民争取过补贴,这些情分地方派系都记着。他一出手,不是要“整”郝龙斌,是要提醒党内:选主席得看“能不能扛事儿”,不是看“能不能上热搜”。 还有人说连战是为了“平衡党内势力”。毕竟郝龙斌要是真当选,郝家在党内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其他派系肯定不乐意。连战这一手,等于给其他候选人“递了梯子”,也让党内派系重新掂量——别一股脑扎在一棵树上。有党内人士透漏,连战私下还找过洪秀柱、吴敦义这些元老喝茶,意思是“不管最后谁上,得让国民党先活下去”。这种“压舱石”的作用,也就连战这种历经几届选举的老爷子能扛起来。 郝龙斌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天往地方跑,可错过的情分哪那么好补?有次他在高雄拜票,遇到个老渔民,人家直接问他:“连老爷子当年帮我们修的渔港,你当了台北市长后,去过一次吗?”郝龙斌半天答不上来。你看,民调数字是虚的,基层的情分才是实的——连战轻轻一推,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说到底,连战这出手,不是“搅局”,是给国民党敲警钟。这些年国民党总在“选谁”的问题上纠结,却忘了“为什么而选”。要是选个连地方派系都拢不住的主席,就算赢了选举,也撑不起国民党的摊子。郝龙斌的民调跌不跌是小事,能不能让党内明白“团结不是口号”,才是连战真正的心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紧要关头,连战出手了!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郝龙斌原本在民调中以33.8%的支持率大
曼彤说世界
2025-10-01 01:19:56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