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失利后,给紧随着海南战役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参战官兵对渡海作战产生了畏战心里,作为主攻部队的四野40军军参谋长宁贤文竟发生了自伤避战事件。 金门战役发生在1949年10月,那时候解放军试图登岛,结果遇上国民党军队顽强抵抗,加上海况复杂,补给跟不上,导致登岛部队损失惨重,好几千人阵亡或被俘。这场仗打完,消息传回大陆,部队上下都觉得渡海作战风险太大,本来以为陆战经验丰富就能行,谁知海战完全是另一码事儿。国民党那边士气大振,蒋介石听说后激动得掉泪,觉得金门守住了就能拖延时间。解放军这边呢,领导层赶紧总结教训,毛泽东亲自指示,以后渡海打仗必须吸取经验,不能再冒险。 海南岛战役紧随其后,本来计划在1950年春天发动,但金门的阴影直接影响了准备工作。官兵们听说金门岛上风浪大,敌火猛烈,登陆后容易被围歼,很多人开始犹豫,训练时积极性不高,会议上讨论方案也多了几分谨慎。叶剑英在部署时强调,海南之战关键在于充分准备,集中兵力至少一个军,还得带够三天粮食,避免金门那种仓促上阵的错误。 金门失败让大家意识到,海空军配合的重要性,以前陆军为主的打法不灵了,得靠木帆船和游击队配合偷渡。海南岛距离雷州半岛最近处也就20多公里,比金门远点儿,但风向和海流如果不对,也够呛。国民党在海南部署了薛岳指挥的部队,号称“伯陵防线”,有飞机舰艇支援,解放军这边初期只有木船,官兵自然担心补给和火力不足。 部队里流传金门的故事,士兵们私下议论,觉得海战不像陆地能机动,万一船沉了就完了。这种畏战情绪在基层蔓延,影响了士气恢复。领导层为此加强思想工作,强调胜利信心,但金门的教训太深刻,一时半会儿扭转不过来。海南战役最终分成两个阶段,先小股偷渡,建立滩头阵地,再大部队跟进,这套方案就是针对金门失败设计的,避免全军压上孤注一掷。 1950年春天,战役临近,宁贤文声称遭特务袭击,左脚受伤,其实是自己砸的,调查后确认自伤避战。这事儿在军中引起震动,四十军军长韩先楚上报,上级处分他,但没撤职。宁贤文这行为直接反映了金门影响,高级干部都这样,基层官兵更不用说。海南战役要求第一梯队有军级干部带队,就是吸取金门教训,避免指挥脱节。韩先楚亲自上阵,顶替了宁贤文的部分职责。话说回来,这事件没耽误整体部署,四十军还是主力,配合四十三军渡海。 海南战役从1950年3月开始小股偷渡,琼崖纵队在岛上接应,建立据点。4月16日大部队发动,四十军和四十三军分批上船,木帆船为主,趁夜色过琼州海峡。国民党空军轰炸,舰艇拦截,但解放军用火炮掩护,损失控制住了。登陆后,部队迅速推进,突破伯陵防线,薛岳部队溃败。 5月1日解放海口,全岛解放。这仗打赢了,得益于金门教训,准备充分,兵力集中,还利用了岛上游击队情报。相比金门,海南距离近,海峡窄,风浪小点儿,加上国民党内部矛盾大,防守松懈。官兵畏战心理通过胜利化解了,以后渡海作战信心足了。
74师覆灭后,打扫战场的结果把粟裕吓一跳,陈毅:俘虏一个不准放。孟良崮一战后,国
【2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