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起来西方科技好像停滞了?原因很简单,不是西方科技停滞了,而是除了中美以外,其他国家都有点力不从心了。现在搞科技太烧钱了,像空间站、材料这些,大型科技实验室就七八个,再加上各种科研人员,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已经不是小国家能承担的了,这还只是基础条件。 核聚变、AI、芯片这种前沿东西动辄就是百亿级的投资,没有大把钞票根本凑不起门槛,其他国家不管是资金还是人力都难以为继,更别提要做点突破,虽然像法国那边搞的国际核聚变计划其实也有三十多个国家参与,可说白了主力还是美国和中国。 这些烧钱项目除了砸钱也是抢人大战,别看欧洲、日本人才储备不少,可能顶得上的高手其实大部分都流向了中美,美国的科技公司下血本招人,AI领域的牛人不是去了硅谷就是被叫到顶级实验室里,中国这几年研发人员冲到全球第一,项目团队随便拉几千号人,速度压过不少老牌强国。 反观欧洲那边哪怕有大投入,比如“地平线欧洲”,钱撒在各国头上,效果还是被稀释得厉害,日本虽说有点家底,但半导体和AI新赛道一直跟不上,慢慢就被拉开了距离。 政策上的差距也越拉越大,美国是啥都让企业先试,政府基本就是后盾,微软、OpenAI这种超算项目说干就干,动作非常快,中国的企业也赶进度,不等政策完全到位就先跑,新能源和AI产品一年比一年丰富,市场份额飞涨,欧洲各种规范和法案一直在出台,可也有一堆限制,日本这两年想复兴半导体也是大力砸钱想把人才从国外吸回来,可高端人才还是被中美吸走了,复苏难度极高。 新一代芯片、AI算法这些东西基本全在美国和中国主导的项目里涌现,韩国在全球供应链里还算有名气,小国家要么低头专攻细分市场,要么和大玩家合作分点成果。 如果欧洲和日本不能把人才和资本都集结起来,只靠传统优势当靠山,迟早还是要被新一轮技术潮流甩在身后,唯一靠谱的办法,要么和大国深度合作分担风险,要么死磕细分领域。 每一个烧钱的领域都是全球焦点,谁能撬动大投资吸纳顶级人才谁才能定义技术标准,没钱没人的国家只能旁观,想发力就得另辟蹊径,选对方向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场稳住自己的位置。
美国对华科技战已无退路?不仅英伟达H20等“特供”芯片被“默认拒绝”,连清华
【26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