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15年从大亏到养家:10条成交量铁律,主力意图藏不住!看懂少走5年弯路
一、为啥成交量是“主力照妖镜”?
散户常犯的错:只看K线涨跌幅,不看背后的量能——K线能画假(主力做线骗散户),但成交量骗不了人:资金进场必然放量,主力出货肯定有量能痕迹。
比如去年我避开的一只“假牛股”:股价从8元涨到12元,看着势头猛,可每天成交量就1000手(比平时还少),这是“缩量虚涨”,果然没过一周就跌回9元。炒股先看量,就像开车先看路,没量的行情,再热闹也是虚的。
二、10条成交量铁律:覆盖90%行情,新手也能直接用
1. 缩量上涨还会涨,缩量下跌还会跌
- 缩量上涨:股价涨但成交量比前一天少30%以上,说明主力没出逃,筹码握得稳,比如某票从10元缩量涨到12元,没放量,后面还能冲到14元;
- 缩量下跌:股价跌但成交量没放大,说明抛压没释放完,比如从15元缩量跌到13元,没放量,后面还会跌到11元。
核心:缩量=“趋势没断”,别中途下车或抄底。
2. 低位放量上涨要防回调,高位放量上涨必跌(高低位量能反信号)
- 低位放量:股价在近3个月低点附近,突然放量上涨(量比2倍以上),比如从8元放量涨到9元,这是“资金进场试盘”,后面大概率回调到8.5元洗盘,再往上走;
- 高位放量:股价比近3个月高点还高20%,放量上涨(换手率超15%),比如从20元放量涨到22元,这是“主力借热闹出货”,后面必跌,去年我在某新能源票上靠这招逃顶,少亏18%。
3. 放量滞涨是顶部,缩量不跌是底部(反转核心信号)
- 放量滞涨:股价没涨多少(涨1%-2%),但成交量突然放大(量比3倍),比如某票在18元晃悠,当天放量却只涨1.5%,这是“主力抛筹码,散户接盘”,后面跌了30%;
- 缩量不跌:股价跌到低位后,连续几天跌不动(跌幅≤1%),成交量还缩到近10天最低,比如从12元跌到10元,缩量横盘3天,这是“抛压没了”,后面反弹到13元。
4. 低位缩量盘整是底,底部量价齐升是趋势启动(建仓信号)
- 低位缩量盘整:股价在近半年低点附近,每天成交量缩到500手以下(比平时少50%),横盘超10天,比如在9元上下晃15天,缩量没动静,这是“主力在悄悄吸筹”,别割肉;
- 底部量价齐升:盘整后,某天股价涨3%以上,成交量比盘整时多2倍,比如从9元涨到9.3元,放量突破,这是“趋势要起”,赶紧进场,去年的某半导体票就是这样,我进场后赚了40%。
5. 顶部无量下跌有新高,顶部放量下跌无新高(顶部逃生信号)
- 顶部无量下跌:股价在高位(比如20元)跌了3%-5%,但成交量没放大,比如从20元跌到19元,缩量跌,这是“主力没出完货,还会拉一波新高”,别慌着卖;
- 顶部放量下跌:高位跌5%以上,成交量放大(量比2.5倍),比如从20元跌到19元,放量砸盘,这是“主力清仓出货”,后面不会有新高,赶紧逃,去年我靠这招避开了某消费票的25%跌幅。
6. 突破关键位放量是真突破,缩量突破是假突破(真假突破鉴别)
- 真突破:突破15元前期高点时,成交量比前3天多50%(量比1.5),比如某票放量突破15元,后面涨到18元;
- 假突破:突破15元时,成交量比前3天少30%(量比0.7),比如某票缩量过15元,当天就跌回14元,这是主力画的“诱多线”。
7. 回调缩量不破支撑是洗盘,回调放量破支撑是反转(洗盘vs反转区分)
- 洗盘:股价从16元回调到14元(20日均线处),缩量跌(量比0.6),没跌破14元,3天就反弹,这是主力“吓散户割肉”,别卖;
- 反转:回调到14元时,放量跌破(量比1.8),还跌到13元,这是“趋势变弱”,赶紧止损,去年我在某医疗票上这么操作,少亏12%。
8. 连续3天放量上涨后缩量,短期必回调;连续3天缩量下跌后放量,短期必反弹(短期节奏信号)
- 连涨缩量:某票连续3天放量涨,从10元到12元,第4天缩量(量比0.8),这是“短期资金累了”,会回调到11元;
- 连跌放量:某票连续3天缩量跌,从15元到13元,第4天放量(量比1.6),这是“抄底资金进场”,会反弹到14元。
适合做短线的朋友,跟着这个节奏高抛低吸,胜率超70%。
9. 量价同步是趋势延续,量价背离是趋势变盘(趋势判断核心)
- 量价同步:股价涨,成交量也涨(价涨量增);股价跌,成交量也跌(价跌量缩),比如某票从12元涨到15元,每天量能都比前一天多,这是“趋势稳”,还能涨;
- 量价背离:股价涨,成交量却跌(价涨量缩);股价跌,成交量却涨(价跌量增),比如某票从18元涨到20元,量能却缩了40%,这是“涨不动了”,后面必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