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梅德韦杰夫都沉默了!俄军这波操作直接给乌军整懵了! 打了1300多天,俄

康安说历史 2025-10-02 22:46:07

普京梅德韦杰夫都沉默了!俄军这波操作直接给乌军整懵了! 打了1300多天,俄军终于发现乌军“命门”——不是前线阵地,而是后方的牵引变电站!这招太狠了,直接让顿巴斯20万乌军断粮,火炮无人机打一发少一发,新兵占比超六成,防线随时崩。 要说俄军这波操作有多狠,看看 2025 年 8 月 27 日深夜那场空袭就知道了,一口气砸出 598 架无人机和 31 枚导弹,专挑苏梅、波尔塔瓦、顿涅茨克这些跟顿巴斯后勤紧密相连的地区下手。 苏梅市那座关键变电站直接被无人机炸得趴了窝,整个城市大片区域和工业用户全断了电,波尔塔瓦的能源设施也被轰得稀烂,泽连斯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 “规模第二大” 的攻势。 更妙的是俄军顺带炸了文尼察州的卡扎廷铁路枢纽,结果乌克兰全国列车大面积延误,有的车次直接晚点 5 小时,这可是开战以来头一回出现这么严重的运输瘫痪,顿巴斯前线的补给线等于是被掐住了脖子。 别小看这些牵引变电站,乌克兰的电力系统早就经不起折腾了,冲突前一半以上电力靠核电,三成靠火电,偏偏顿巴斯的煤炭和扎波罗热核电站是核心支柱,之前 3 月 7 日俄军一轮空袭就干废了乌克兰超 2/3 的发电能力,到后来泽连斯基自己都坦言 “没有电力,无人机和炮弹都是废铁”。 现在俄军盯着牵引变电站打,等于直接切断了电力输送的关键节点,顿巴斯 20 万乌军的后勤立马掉了链子。 粮食运输得靠电力驱动的铁路和仓库制冷设备,变电站一炸,运粮列车没法调度,好不容易运到半路的粮食要么堵在枢纽要么变质,前线士兵饿肚子成了常事。 弹药补给更惨,乌克兰的军工企业本来就缺电,炮弹生产早就跟不上,现在后方电力一断,连库存弹药都没法通过电气化铁路往前送,前线的火炮和无人机只能省着用,打一发就少一发,跟 “一次性装备” 没两样。 兵力上的问题更显眼,顿巴斯乌军早就凑不齐像样的老兵了。乌克兰自开战以来征召了超百万兵力,2024 年 10 月还特意通过新动员法要再招 16 万,但就算这样,每月征兵人数还是从 3.5 万跌到了 2 万,好多人宁愿躲着也不愿上前线。 更要命的是新兵质量越来越差,2023 年底就有前线营长说部队里 40% 的人超过 45 岁,现在顿巴斯前线新兵占比直接飙到六成以上,这些人大多没经过完整训练,有的刚摸枪就得顶上去,乌克兰政治学者盖代都直言征兵只会让士兵质量越来越低。 本来老兵还能靠经验弥补补给不足的问题,现在换成一群新兵蛋子,手里没弹药、肚子没粮食,连基本的阵地防守都费劲。 最讽刺的是乌军想修都没法修,之前俄军打能源设施还算是波次性攻击,这次直接学起了 “末日将军” 苏罗维金的路子,持续密集打击,乌克兰能源公司的技术人员刚赶到变电站,下一波无人机可能就来了。 而且国际能源署早有数据,冲突后乌克兰电价涨了 5 倍,黑市柴油发电机被炒到天价,连民用供电都得靠限电维持,今年冬季民众日均用电都不足 4 小时,哪还有多余电力给前线后勤兜底。 顿巴斯的乌军就像被断了水的草木,防线松动是早晚的事,毕竟饿着肚子、拿着快见底的弹药,还全是没经验的新兵,根本扛不住俄军的压力。 俄军这招算是把乌军的命门摸得透透的,不跟你拼前线阵地,专打后勤和电力这些 “软目标”,既省钱又高效。变电站炸一次,乌军就得花几倍力气去修,修好了再炸,形成恶性循环。 顿巴斯 20 万乌军前有俄军施压,后无补给支援,手里装备越打越少,身边全是没经验的新兵,防线随时可能崩掉,这波操作确实够狠,也难怪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会保持沉默,毕竟效果摆在这,不用多说什么。

0 阅读:150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