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豆爸就跟我说,220天的母鸡就剩100来只了。 剩这么多鸡可够我分的。 从国庆开始,就连续宰杀这220天的母鸡。本来这批鸡我是计划在九月初卖的,可那时候看着它们长得也有模有样,眼见着要生蛋,就想着要不再等等。 虽然说,拾到一些鸡蛋。但拾的速度绝对没有丢的多。 就如前几天,豆爸说有一处稻草窝里,每天都会有4-5个鸡蛋。但必须在四点以前去拾,但凡超过四点后,蛋就没了?被黄鼠狼拿回家了。 就如我这厨房外的屋角,每天有两只鸡在生蛋,但我也只能偶尔拾到。估摸着这附近有黄鼠狼早早就在守株待蛋了吧。 所以,我也不再指望鸡蛋。也很清楚,我们这大面积放养,遍地杂草林木,蛋那是可遇不可求。 再加上这些鸡,难于管理,便也就对它们没了幻想。 本来计划是500只鸡,可就这几天宰杀数量来看,与想象中差距很大。 杀了三天,就剩100只鸡。 看来给剩余还没发货的顾客分一分,也就紧紧凑凑了。至于鸡去哪了,我们都是不知的,只听豆爸嘀咕:没见死啊,野外也没见尸体啊。随后长叹一声,放出去就难把控了哦。 不过这批长得够大,大到我自己看了都忍不住嘴角上扬,这几日村里几个阿姨杀鸡时也说,你们家这鸡长得是真好,皮肤黄灿灿的。 昨日前日连发了两天快递,部分食客收到货第一时间跟我说“这鸡真大。” 其实,我倒是喜欢这样的回馈。不是我许诺的,而是意外的。 这么多年,我跟豆爸可能一直都在保持各自原则底线在做事。 他的原则是,绝不给鸡喂药。 前几日,有个网友问我,说他买的几百只鸡死了,鹅死了。后来又买的还是生病问我怎么办?我们是怎么预防的? 其实这个问题,我知道是无解的。能解决的只有自己。 但我还是跟豆爸提了一嘴。豆爸说,这谁能有办法呢?鸡生病要根据很多情况分析,环境、喂养、鸡本身的情况才能知道一二。 他说的我其实懂,只有自己养鸡,才知道自己的鸡是什么情况,怎么解决。就跟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不健康又是怎么来的,健康又是怎么来的。 想到这,我就想,那很多人给鸡治病怎么治?他冷笑着,说了句,抗生素啊,包治百病。 我清楚他是很鄙视抗生素的, 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生态。纯自然养,人为的管理环境,自然的抵抗气候。 所以,他总是跟我说,鸡养大了,能卖就卖,别贪心。最健康的状态卖,才是最好的。 不过如今我是理解他的。 尤其经历这么多年,才深知,这条路绝不是嘴巴说说,理论写一写。 气候反复无常,环境更新迭代。如何让动物能扛得住这些外在的风险呢? 全靠赌吧, 这就是我常跟顾客说,只要你愿意信任,我自然把一切安排好。就如这鸡,卖的时候,我说净重在2斤左右,实则每一只都在2.5斤左右。 但我不会把这样的话说与顾客听。 在我看来,做人做事,往最坏的说,但往最好的地方努力。
一大早。豆爸就跟我说,220天的母鸡就剩100来只了。 剩这么多鸡可够我分的。
酸酸甜甜小梅
2025-10-04 08:51:4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