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年,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所有孙子,包括建宁公主所出的两个幼子。公主痛哭跪求康熙:你可怜可怜姑姑,我的2个大儿子已经没了,放过我的两个幼子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641年的盛京,皇太极的后宫添了一位不起眼的公主。 她是皇太极第十四女,母亲奇垒氏来自蒙古察哈尔部,在后宫如同透明人般存在。 这个女婴的出生没有庆典,没有赏赐,只有乳母机械的拍哄声回荡在冷清的偏殿里。 宸妃海兰珠病逝的消息传遍整个宫廷,没人会在意一个不受宠妃子生下的女儿。 后来在建宁两岁那年,皇太极猝然离世,这个还不记事的小女孩跟着孝庄太后住进了紫禁城。 深宫里的日子看似华丽却透着寒意。 十三岁那年,孝庄太后的一道懿旨撕碎了她平静的生活,下嫁平西王吴三桂长子吴应熊。 婚礼上红烛高照,少年额驸的眉眼在烛光里格外温柔。 可建宁知道,自己不过是朝廷拴住西南猛虎的一根铁链。 北京城的公主府成了金丝笼,吴应熊却是最温柔的看守。 他会在建宁咳嗽时亲手熬梨汤,会在她生辰时找来江南的绢花。 当建宁接连生下四个儿子时,连孝庄太后都说这是天赐的福分。 可这份虚假的安宁在1673年冬天被彻底粉碎,吴三桂在云南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号,六十万大军剑指北京。 紫禁城里的康熙摔碎了茶盏,这个二十岁的皇帝连夜召见明珠、索额图,烛光把几个人的影子拉得如同鬼魅。 当大臣们争论该不该立刻处死人质时,康熙盯着案头沾血的军报。 湖南巡抚卢震弃城而逃,常德陷落,岳州告急。 建宁公主在宫门外跪了整夜,可乾清宫的朱漆大门始终紧闭。 1674年春天的刑场,吴应熊被绞死前突然挣开侍卫,朝着公主府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他们十六岁的长子吴世霖在断气前还在喊“额娘”,白绫在他脖子上勒出紫痕。 建宁抱着两个幼子缩在府里,如今她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二色。 当年吴三桂在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时,绝不会想到四十年后自己的子孙会被同样的铁骑碾碎。 1681年昆明城破,吴世璠的首级在城墙上挂了整整三个月。 而北京城里,康熙的朱笔悬在建宁公主的请罪奏折上方迟迟未落。 太监梁九功记得,皇帝盯着“稚子何辜”四个字看了很久,最终却批了“除恶务尽”。 公主府的花园渐渐荒芜,建宁开始整夜整夜地绣佛经,细密的针脚里藏着两个幼子的生辰八字。 康熙偶尔会派人送来江南的绸缎,可那些鲜艳的颜色都被锁进了箱底。 自从亲眼看着最后两个孩子被拖出府门,她的生命里就再没有彩色。 民间传说总爱给悲剧加上光明的尾巴,有人说在贵州深山里的马家寨,见过酷似吴应熊的男子带着两个少年打猎。 也有人说陈圆圆隐居的尼姑庵里,经常有妇人带着双生子来上香。 可真实的建宁公主在1704年孤独离世时,灵前只有一尊落满灰尘的和硕公主金印。 她不会知道,三百年后历史学者在贵州岑巩县找到吴三桂后裔时,那些年轻人早已不会说满语。 更不知道北京城里有位公主曾用一生祭奠他们的先祖。 只有那些发黄的档案里,还藏着建宁公主写给康熙的最后一封信:“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臣妾唯愿来世,不生帝王家。” 主要信源:(《清史稿·吴三桂传》;《清圣祖实录》卷九十九)
1681年,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所有孙子,包括建宁公主所出的两个幼子。公主痛哭跪求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2025-10-04 14:09: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