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无耻了!2024年12月报道,浙江一女子2011年买了2份“分红型保险”,10年交了23万保费!销售说交满10年就能取,可如今弟弟癌症晚期急用钱,女子却被告知需要等到2084年,提前取就算退保!然而,保险公司却回应称女子清楚保险条款……网友:保险到期了去取时告诉我,等你死了以后儿子来取,你不死就取不出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2011年,浙江金华的张女士在保险营销员的推荐下,给当时七八岁的儿女各买了一份保险。 这种保险属于分红型,每年缴费2.35万元,连续交了10年,累计23万余元。 营销员当时承诺“交满10年,孩子读大学就能连本带利取出”。 可等到2021年张女士想取钱时,却被告知合同期限长达73年,要到2084年才能领取满期保险金。 更让她崩溃的是,如今弟弟癌症晚期急需用钱。 提前退保只能拿回15.6万元现金价值加7万元分红,连本金都亏了1万多。 保险公司回应称,合同明确写着保险期73年,且承保后曾电话回访,张女士确认知晓条款。 由于张女士也无法提供误导录音等证据,公司拒绝全额退款。 事件曝光后,网友炸锅:“这不就是骗局?等你死了钱才能取!” “保险到期了去取,告诉你儿子来取,你不死就取不出来!” 网友们也纷纷为女子说话,一时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而张女士认为,保险营销员就是故意误导自己,因为毕竟长达到2084年的保险,自己怎么也是不会买的。 营销员口头承诺与合同条款严重不符,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陷入被动,这也是张女士困惑的原因。 根据银保监会规定,分红险需明确提示“红利非保证”,且需在犹豫期内回访确认消费者知情权。 但现实中,回访电话往往流于形式,消费者在专业术语堆砌的合同面前,很难真正理解长达数十年的资金锁定期风险。 从法律角度看,张女士维权难度极大。 律师指出,分红险中途退保通常损失过半本金,诉讼中法院一般按现金价值计算退费。 保险公司会强调“经营成本”“佣金支出”,而消费者若无法证明销售误导,很难推翻白纸黑字的合同。 云南保监局曾明确,投保后10天犹豫期内可全额退保,但张女士的合同已生效13年,早已错过黄金维权期。 怕就怕这营销员的引导话术太过完美,导致客户被误导。 目前在保险行业,有些营销员为业绩夸大收益、隐瞒期限,甚至利用消费者对“分红”“理财”的模糊认知促成交易。 而保险的本意是抵御风险,而非制造风险。 当消费者为救亲人的救命钱被合同锁死。 当营销员用“比银行理财划算”的话术掩盖长达73年的流动性风险,行业信誉正在被透支。 张女士的遭遇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买保险别只听营销员说,合同每个字都得抠。 那些“稳赚不赔”“随时可取”的承诺,或许只是镜花水月。 你有过被保险销售误导的经历吗?你认为普通人又该如何守住钱袋子? 信息来源:今视频长天新闻
太无耻了!2024年12月报道,浙江一女子2011年买了2份“分红型保险”,10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2025-10-04 17:39:04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