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德国输送170万吨石油! 要知道,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油田集中在里海沿岸,通过“友谊”管道运到欧洲,每桶成本才5-7美元,比运到中国便宜近一半,加上欧洲市场油价长期比亚洲每桶高出3-5美元,里外里一算,每年多赚十几二十亿美元真不是小数目。 说起来,哈萨克斯坦这国家看着低调,手里的宝贝可不少,光里海沿岸的探明原油储量就有 300 亿桶,在全球都排得上号。 2024 年一年就挖了近 9000 万吨石油,70% 以上都拿来出口,换句话说,石油就是他们的 “钱袋子”—— 占了出口收入的 60%,政府收入的四成都得靠这。 以前苏联时期,这些石油就通过管道往欧洲运,毕竟那会儿东欧和苏联的工业都靠这口 “血” 活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成熟的运输网络。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虽然独立了,但这套管道系统还在,成了他们最省心的出口通道。 但真要细琢磨,这事儿背后远不止“便宜运油、高价卖出”这么简单。哈萨克斯坦这步棋,其实踩中了俄乌冲突后欧洲能源格局的大裂缝。 2022年之后,欧洲拼命想摆脱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可工业运转又缺不了能源,这才扭头找上了哈萨克斯坦。 而哈国这边呢,原本的石油出口多半得经过俄罗斯的黑海港口,运费高不说,还得看人脸色。现在直接捅破窗户纸跟德国对接,等于是把俄罗斯的管道网撬开个口子,自己单干。说白了,就是趁乱抢滩,把原本被俄罗斯捏住的运输命脉,硬生生掰成自己的利润增长点。 但风险也明摆着:俄罗斯可不是好惹的。“友谊”管道虽说便宜,但控制权还在俄罗斯手里,万一普京哪天不高兴,把阀门一关,哈国这170万吨油就得烂在里海边。 更别提俄罗斯一直在里海地区搞小动作,去年就联合阿塞拜疆搞军事演习,明显是想吓唬哈萨克斯坦别太跳脱。 所以哈国这次宣布计划,表面是商业决策,骨子里却是在大国夹缝里玩平衡术——既不能彻底得罪俄罗斯,又得趁机从欧洲兜里掏钱。 要问哈萨克斯坦为啥非得盯着这笔钱?还不是被经济形势逼的。这国家就是典型的 “能源依赖型经济”,石油出口占了 GDP 的半壁江山,2024 年石油出口总值就有 916 亿美元,可国际油价一波动,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 2024 年全球油价同比跌了不少,WTI跌的更多,哈萨克斯坦的财政收入跟着缩水,政府连预算都得跟着改。这种时候,能多赚一分是一分,欧洲市场自然成了香饽饽。 要知道,现在欧盟每天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原油超过 100 万桶,已经是欧盟第三大石油供应商了,仅次于挪威和美国,这么稳定的大客户,换谁都得牢牢抓住。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关系不错,为啥不多卖点油给我们?其实不是哈萨克斯坦不想,是实在不划算。 中哈之间虽然有原油管道,但这条管道得穿越中亚的沙漠和山地,建设和维护成本都高,运输能力也远不如 “友谊” 管道。 2024 年通过中哈管道输往中国的石油超过 2000 万吨,已经是现有条件下的不错成绩了,要是想增加供应量,就得建新管道,不仅要砸几十亿美元,还得花好几年时间,哈萨克斯坦现在急着用钱,根本等不起。 而且从数据看,哈萨克斯坦对华出口只是短期调整,2024 年虽然从前 11 个月的 520 万吨降到 270 万吨,但长期来看,中哈管道还是稳定的,他们只是把新增的产量优先卖给了更赚钱的欧洲市场。 但不管怎么说,哈萨克斯坦这波操作都是基于现实利益的选择。对他们来说,石油就是命根子,在国际油价低迷、国内财政紧张的时候,能靠运输成本和市场价差多赚点钱,没理由不做。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国际能源合作从来都是 “利益优先”,别指望谁能跟你讲情面。咱们现在虽然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石油不算少,但也得加快能源进口多元化,多找几个供应方,同时把自己的新能源技术搞上去,不然哪天供应方因为利益变卦,咱们就得被动了。
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德国输送170万吨石油! 要知
寒泉漱石鸣
2025-10-04 22:46:17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