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的4A景区挤成狗,这里的4A景区无人问津。当下的长假游,数千万人次的全国流动,再一次暴露出一众4A级景区的尴尬。那边挤得人从众,却还有大批4A景区难以为继被摆上货架的地步。就在十一长假前,山西历山4A景区在拍卖平台起拍价降到1.18亿,折价超过36%却依然因无人出价而第三次流拍。这不是个例,近5年来已有约10家A级景区经营不善倒下,其中仅有2家被成功拍卖接盘,不少景区甚至已接近荒废。 至于原因,也不难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地方盲目上马旅游项目,说难听点就是鼓励企业“占山为王”。一顿忙活后评上A级,后劲就突然没了。少了地方的宣传,景区客流量直线下滑,营收和成本失衡后,不少烂摊子就这么来了。 第二,不少4A级景区都是负债经营,至少都躲不开重资产的包袱。早些年4A乃至5A的招牌很管用,可自打2021年之后尤其到这两年,外出游玩的顾客多奔着性价比而去,不会为你多几个A就愿意多花钱。景区运营企业每年少则百万的贷款一旦还不上,背后就是连锁反应直至彻底停摆。 第三,景区自己经营不行,多数营收都是过度依赖门票度日。一旦肯花钱的人少了,围绕景区周边的民宿、商业立马就崩不住,回报率跟不上成本增速时,最后必然轮到景区运营公司吃土。 当然并非没出现在拍卖平台上的景区日子就好过,我们看到有些景区也在改变策略,大幅降低甚至免门票,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转移到景区周边的吃穿住行上来,效果反而比盯着门票好的多。只不过更多景区拐不过这个弯,还在盈亏平衡的边缘苦苦挣扎,等待突然一天涌来的大量游客把景区装满。这种思维一天不除,注定还会有更多A级景区步入后尘。
一男子在甘肃扎尕那景区徒步时,迷失方向被困于此,迷路四天后,男子也以为自己可能再
【1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