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怎么拥有歼20的?美国宣称:中国瞒了全世界! 原本,美国五角大楼预计中国要到2020年才会研发出类似的隐形战机,毕竟在他们眼里,中国航空工业一直被发动机、隐身材料这些核心技术卡着脖子,想追上F-22的水平没个十几年根本不可能。 然而,歼-20的首飞直接把这个时间表撕得粉碎——2011年1月11日,一架银灰色的隐身战机在成飞试飞场一飞冲天,这个消息传到五角大楼时,不少军官都以为是情报部门搞错了,等确认照片和视频的真实性后,整个美军高层都炸了锅,全球的军事观察者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亮相惊得说不出话。 更让美国难堪的是,首飞当天恰好是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的日子。要知道,两年前盖茨还在公开讲话里傲慢地宣称,中国空军2025年都造不出隐形战机,结果这架被命名为“威龙”的战机,用腾空而起的姿态狠狠打了他的脸。 后来盖茨在回忆录里直言,歼-20的出现让美国情报部门无地自容,他们花了那么多钱建立的情报网络,居然对这么大的研发项目毫无察觉。 美国之所以被蒙在鼓里,说到底是太小看中国的决心和保密能力。早在2000年初,中国航空工业就悄悄启动了第五代战机的预研项目,当时歼-10刚刚定型,很多人觉得应该先吃透三代机技术,没必要急着碰五代机这个硬骨头。 但军工团队很清楚,没有能和美军抗衡的先进战机,西太平洋的制空权永远捏在别人手里,所以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了“最高保密级别”,参与研发的人员签了终身保密协议,连核心团队的家属都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 最关键的是,中国避开了美国的技术侦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美国一直觉得中国搞不出隐身涂层,可成飞的科研人员用了上千种材料配方,反复测试不同波段的雷达反射率,最终研发出的隐身涂层,能让歼-20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缩小到麻雀大小。 航电系统也是个难题,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部件曾被西方垄断,中国工程师硬是从零开始攻关,不仅造出了性能比肩F-22的雷达,还集成了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让飞行员拥有了360度无死角的态势感知能力。 发动机这个“心脏病”问题,确实让研发团队头疼了好一阵子。初期歼-20用的是俄制AL-31F发动机,美国因此嘲讽它“算不上真正的五代机”。但他们不知道,国产涡扇-15发动机的研发早已同步推进,只是中国刻意淡化了进展。 等到2021年涡扇-15成功装机试飞,歼-20的机动性直接实现质的飞跃,能做出很多F-22都完成不了的超机动动作,这时候美国才明白,之前看到的不过是歼-20的“半成品”。 首飞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试飞和定型同样藏得严严实实。美国卫星虽然拍到过成飞的试飞场,但中国故意混淆了原型机和验证机的编号,让他们误以为歼-20还在早期测试阶段。 直到2017年朱日和阅兵,三架歼-20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美国才确认这款战机已经批量列装部队,而此时距离首飞不过六年,比美国F-22的列装周期还短了两年。 现在歼-20已经能和运油-20、歼-16组成“三剑客”编队,在西太平洋进行常态化巡航,之前美国靠着F-22和F-35撑起的“隐身优势”,早就被歼-20撕出了口子。有美军飞行员坦言,现在在空中遇到歼-20,雷达屏幕上经常一片空白,等发现对方时已经处于被锁定的劣势。 说到底,美国所谓的“中国瞒了全世界”,不过是他们低估中国实力的借口。从歼-10到歼-20,中国航空工业的每一步突破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代代科研人员在封锁中咬牙坚持的结果。 那些被美国视为“不可能”的技术难关,早就在无数个深夜的实验室里被逐个攻破,只是中国不爱像美国那样到处炫耀罢了。 如今歼-20的常态化亮相,与其说是“突然曝光”,不如说是中国军工实力厚积薄发的必然——你以为的“瞒天过海”,其实是我们蓄谋已久的底气。
中国在解放台湾的战争中,美国一定会插手,而中国的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不可能向朝
【2评论】【19点赞】
@@@
[点赞]
似水流年
歼20的的确确实实在在是大中华的争气机、正气机,是中国空军的里程碑!永远是中国人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