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后明白:请允许身体存在一些小毛病

亦浩说健康 2025-10-06 05:06:56
越是养生后,越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在带病生存: 1.没有人是完全健康的,没有。 2.所有让我们感到痛苦、阻碍、无助的东西都不会有彻底“消失”的一天。 · 现在我们陷入一个怪圈,在过度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身体上偶尔存在的小毛病是自然的,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 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韧性,也更懂得“留有余地”。生物学上有个概念叫“功能冗余”。简单来说,就是很多器官的功能储备远超日常基本需求。比如,我们只需要一个肾脏的25%功能就能维持生命,肺和肝脏也有相当大的储备能力。这些“冗余”,正是身体应对日常损耗、适应环境变化、抵抗轻微问题的缓冲带。健康,并非意味着身体的每一个零件都时刻崭新如初、毫无瑕疵,而是整个系统能够协调、稳定、有弹性地运行。 就像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允许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杂音或微小的磨损。 · 所谓的疾病,就是不同体质的人对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程度而已。 有的人吹风后感冒发烧,有的人在屋里没有风的情况下,仍然觉得凉飕飕的然后感冒,这只是人体对环境接纳程度不同而已。 · 身体的小毛病往往是生活方式的指示器。一次莫名的疲惫,可能是身体在提示我们最近太累了;一次短暂的酸痛,也许是姿势不良或用力过度的信号。 · 身体上存在小毛病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不要过度放大。除了在身体上的小毛病,精神心理上是一样的!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谁身上没有点焦虑情绪?允许自己身心上有点小毛病,实际上是一种对自我的宽容与接纳。 · “允许”身体存在一些小毛病,它不意味着对健康问题的放任或讳疾忌医,而是认识到: · 1.身体它受年龄、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一些波动和轻微不适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恐慌 · 2.与其被小毛病吓倒,不如将其视为身体善意的提示,反思生活习惯是否需要调整(如睡眠、压力、饮食、运动) · 3.学会辨别哪些是真正需要严肃对待的严重症状(如持续加重的疼痛、不明原因的消瘦、突发性的严重不适等),哪些是相对常见、可控的“小毛病”。对于前者,必须及时就医;对于后者,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注意和调整 · 4.接纳身体的不完美,把它当作一个需要长期陪伴和细心照料的伙伴,而不是时刻准备与之战斗的敌人。这种心态上的松弛,反而有助于减少无谓的焦虑,让身心更自在 · 学会带“病”生存,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

0 阅读: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