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在地里等收购商,比起明星镜头,我们更想要粮价能“抬头”
凌晨四点的露水还挂在稻穗上,我爸已经扛着镰刀进了地;正午的太阳晒得水稻发蔫,我妈还在地里割稻子——这是我们农民一年到头的日常。
我们不怕累,怕的是汗水换不来应有的回报。
去年秋收,稻子晒干了装袋,等着收购商来,价格压了又压,最后算下来,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的钱,几乎没剩多少。刷到手机里“明星助农”的视频,镜头里是包装精美的“五常大米”直播间里是热闹的叫卖,可我们自家粮仓里的粮食,还是卖不上价。
不是说助农不好,只是希望这份帮助能真的落到我们农民身上。不用聚光灯,不用花哨的宣传,只希望有人能听听我们的心声:让粮食收购价能对得起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能收获实实在在的希望。
农民要的从来不是“镜头前的热闹”,而是“粮袋子里的踏实”啊。
你身边有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吗?他们今年的粮食卖得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