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怕的可能不是中国导弹,也不是航母,而是中国的舰载激光武器,因为导弹和航母美国也有,可舰载激光武器却只有中国是独一份。 激光武器这东西确实不算新鲜,各国折腾了十几年,但真正玩到实战级别的,中国算是把门槛拉到了新高度。 美国不是有航母有导弹吗?可这些家伙他们自己也有,顶多是数量多少的差别,真到了硬碰硬的时候,未必能形成碾压优势。但舰载激光武器不一样,中国这款几乎是独一份的 “光之利刃”,刚好戳中了美国的软肋。 先看中国真家伙的硬实力,去年央视就曝光了东海舰队四明山舰,这艘 2 万吨的 071 型登陆舰主炮后面,装着个带着卵形防护罩的转塔装置,那就是燎原 - 1(LY-1)舰载激光武器,名字取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听着就透着股底气。外界估测它的功率能到 200-300 千瓦,这是什么概念? 美国海军最拿得出手的 HELIOS 系统,装在普雷贝尔号驱逐舰上测试了半天,功率才 60 千瓦,就算升级也顶多到 150 千瓦,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功率直接决定杀伤力,燎原 - 1 对付小型无人机根本不用客气,激光一扫就能烧穿机身,对付 3 倍音速的反舰导弹,也能精准熔毁它的导引头,反应时间才 5 秒,比人眨眼睛都快。 更要命的是成本优势,这简直是往美国军费账单上捅刀子。美国一枚标准 - 6 防空导弹,单发成本就得几百万美元,打出去一枚心疼一次。中国这激光武器不一样,靠电能驱动,单次拦截成本才 1 美元,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零头。只要舰艇发电机转着,就能没完没了地发射,堪称 “无限弹仓”。 想想看,要是碰上无人机蜂群攻击,美国用导弹拦截,打不了几波就没弹药了,还得花天价补库存;中国这边只要电力够,就能一直 “点灯”,把无人机一个个烧下来,这笔经济账谁都算得明白。 实战部署上中国更是走在了前面。四明山舰早就承担了燎原 - 1 的试验任务,央视镜头里那套设备可不是模型,是真能拉出去干活的家伙。之前军迷总吐槽 071 登陆舰自卫能力差,就几门 AK630 近防炮,跟印度驱逐舰一个水平,现在装了这激光武器,一下子鸟枪换炮。 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对付那些低空飞来的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燎原 - 1 比导弹好用多了,毕竟导弹打这些 “小目标” 太浪费,近防炮又容易打偏,激光则是瞄准了就跑不了。 美国的 HELIOS 系统虽然也装在了驱逐舰上,但测试里也就打打慢速无人机,遇上超音速目标根本没辙,而且连续拦截 4 次就得冷却俩小时,真打起来早被突破防线了。 还有技术细节上的差距,美国想追都难,激光武器上舰,电力和散热是两大难关,300 千瓦的激光器至少得 600 千瓦电力支持,还得快速散掉废热。中国直接在舰艇建造时就留好了接口,把激光武器和整舰动力系统绑在一起,根本不用后期瞎折腾。 美国呢?他们的系统是硬塞到驱逐舰上的,电力不够用,散热还费劲,冷启动就得 90 秒,遇上突发情况早来不及了。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激光武器还能调威力,想硬摧毁就烧穿机身,想留活口就致盲敌方传感器,战术选择比美国多得多。 美国不是没意识到问题,他们也搞了个 SONGBOW 计划,想做 400 千瓦的激光武器,但现在还停留在图纸上。中国已经把燎原 - 1 的车载型号都拉上阅兵式了,未来往南海岛礁一摆,又是一层防空网。 沙特之前买了中国的陆基激光武器 ,在沙漠里实战过,虽然陆基的功率不如舰载版,但也让西方见识到中国激光武器的靠谱。现在中国把这技术搬到船上,等于掌握了海战的 “规则改写器”,美国那些靠导弹堆起来的防空体系,在 “1 美元拦截” 的激光面前,简直像用黄金盾牌挡石头,成本上先输了一半。 说白了,导弹和航母美国能跟中国拼数量,但舰载激光武器这东西,中国已经先跑了一大步。美国要么接受成本劣势,要么花几年时间追技术,可等他们追上来,中国说不定又搞出更厉害的型号了。 这种 “看得见摸不着” 的技术代差,比多几艘航母更让美国坐立难安,毕竟武器这东西,不怕对手有,就怕对手有自己没有的狠家伙。
中国在解放台湾的战争中,美国一定会插手,而中国的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不可能向朝
【4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