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矿山崔培军真是个谜,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企业了。 说这个企业有钱吧,7000多个员工,一年的实际利润仅有2亿元,这么说起来,好像也不算多。 豪爽大方,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也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吧! 这话得从崔培军的经历说起。 1965年出生的他,老家在河南长垣县后参木村,家里穷得供不起学,14岁就揣着35块钱外出闯荡。在山西大同,他卖过眼镜,也下过煤矿当工人,重体力活磨出了他的韧劲,也让他刻骨体会到底层劳动者的不易。 1982年他开起起重机门市部,2002年回乡建厂时,县里给的良田他一概否决,非要选产量低的盐碱地,说肥沃土地该种庄稼,不能耽误农民收入。汛期工厂到处漏水排水,他从没后悔过这个决定。 这样的经历,直接刻进了河南矿山的基因里。 外界算的是“7000员工分2亿利润”的账,崔培军算的是另一笔账。2024年企业实际利润2.6亿元,他直接拿出1.7亿元投给员工福利和业务支持,剩下的才留作储备金。 年会现场摆开几十米长桌的现金,一线员工限时15分钟数钱,数多少拿多少,有女员工当场数出10万,还有人单人年终奖拿到500万以上。外省提前回家的员工,奖金和红包早早就发到位,一个都落不下。 低曝光不是刻意低调,是企业的精力从没放在营销上。河南矿山主业是起重机研发生产,产品卖到122个国家,服务的都是中国宝武、中铁集团这样的央企,靠的是12.87万台(套)的年销量和103亿的产值说话。 崔培军定了死规矩:不跨界、现金为王,企业成立至今没有银行贷款,没有融资,甚至还垫资27亿元帮业务经理周转。这种稳健经营,让他有底气把利润分给员工。 每年带员工父母旅游更不是走过场。 2025年的孝文化感恩旅游节,4000多位老人坐77辆大巴去扬州、上海等地,6天行程的吃喝住行全由企业承担,还配了导游、随团医生和应急人员,单这一项就花了近千万。 这已经是第十三次组织类似活动,往年还包机带老人去缅甸、泰国。到了中秋,企业更要摆上千桌宴席,给每位到场的员工父母发600元礼金和鲜花,两年前的中秋活动就花了2000万。 外界不是没质疑过作秀,公司总裁魏学明在年会上直接回应:真金白银的投入,靠的是企业的底气。 崔培军压根不在乎这些声音,他更在意员工的真实感受。看到车间员工每天搬40多公斤重的车轮,他果断引进焊接机器人,不是为了裁员,是让员工从重体力活里解放出来,培训后操作机器拿更高工资。 巡厂时发现中秋还有员工加班,他当场批评主管,给每人发1000元催着回家团圆。 这份对人的重视,还延伸到了企业之外。因为自己辍学的遗憾,他从资助一个郑州大学贫困生开始,慢慢成立助学基金会,至今帮了4800多个学生,发了3500多万助学金。 他只资助第一年学费,怕培养依赖,却又留话“有困难随时找我”,说学生能为社会做贡献就是最好的回报。 在工程机械行业刚从低迷期复苏的2024年,多数企业忙着攒钱扩产,崔培军却坚持“挣一块发八毛”。 他的逻辑很简单:员工上有老下有小,要还房贷车贷,企业就得像家长一样兜底。员工把企业当作家,才会踏实干活,企业才能走得远。这种把“孝文化”融进管理的做法,让河南矿山成了同行里唯一保持营销增长的企业。 企业的本质终究是人的集合,崔培军的“谜”,说到底是把别人花在宣传和资本运作上的钱,实实在在给了创造价值的员工。这种不逐流量、回归人本的经营哲学,或许正是制造业最该有的底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河南矿山崔培军真是个谜,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企业了。 说这个企业有钱吧,7000多
名城探寻
2025-10-07 07:53:30
0
阅读:995
My love
好人一生平安
满城飞花
小编是百亿富二代?年2亿纯利润还嫌少。
用户98xxx77 回复 10-07 10:58
对于7000员工体量来说真是少得可怜了。
改变自己
一个崔老板,一个胖老板,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