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江新区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由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团队创立的长沙深度垂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加速推进国内首个可精准诊断罕见病的医学影像多模态大模型“明岐”的产业化进程。这一突破性技术针对被称为“不死癌症”的克罗恩病,通过多模态深度学习整合医学影像、病历文本和化验指标,使临床诊断率提升30%,并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等机构实现临床应用 。 克罗恩病作为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确诊时往往已错过最佳药物治疗期。传统诊断依赖专家经验,流程冗长且误诊率高。上海交通大学LoCCS实验室研发的“明岐”大模型,采用“大模型能力矩阵+专家路由协同”双引擎架构,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实现精准识别。湘雅三医院验证显示,该模型对克罗恩病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2%,超越专科高级医生水平,且能将疑似病变区域标注精度提升至亚毫米级 。 与传统AI“黑箱”模式不同,“明岐”首创的“透明诊断舱”机制可可视化呈现诊断路径,同步提供相似病例库对比,让医生清晰追溯推理过程。通过模型蒸馏和量化技术,该系统仅需10万元级一体机即可完成推理,显著降低基层医院使用门槛 。 9月29日,这支以青年师生为主的创业团队在湖南湘江新区完成“闪电落户”——从项目谈判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24小时,创同类项目落地速度纪录。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提供的200P算力集群(未来将突破1000P)、免房租办公空间及“柳枝行动”20万元创业补贴+30万元股权投资的组合支持,为模型研发提供了核心保障 。 目前,“明岐”系统已在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投入临床辅助诊断,通过智能标注病变区域,帮助医生缩短30%诊断时间。典型病例显示,一名长期腹痛患者通过“明岐”系统快速锁定小肠病变,避免了传统检查的多次创伤性操作 。 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上海交大与长沙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深度协同。团队计划以长沙为产业化总部,建设产学研用平台,并推动与湘雅系统的深度合作。其研发的“AI消化内科智能科室”解决方案,不仅能辅助诊断,还可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协助医患沟通,全方位提升医疗效率 。 这一成果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入选“全球AI赋能可持续发展十大卓越案例”,并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获评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随着“明岐”进入量产阶段,预计未来3年将覆盖全国50%以上三甲医院消化系统科室,惠及超百万罕见病患者 。 作为全国首个计算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长沙正构建“算力-算法-场景”闭环生态。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首期200P算力集群已服务110余家AI企业,孵化出焊接质检、结核筛查等8个行业模型。结合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的20亿亿次/秒算力支撑,当地形成了从芯片适配到模型训练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 “明岐”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彰显了湖南在医疗AI领域的技术突破,更通过“算力普惠+精准服务”模式,为青年创业团队提供了“背着双肩包来创业”的最优解。随着湘江新区“柳枝行动”2.0版启动,未来5年将投入2.5亿元资金池,持续赋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长沙这离异带娃,这也是来抄家的吧?
【37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