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陈赓,说:“旅长,我

寒星伴月念情长 2025-10-07 17:26:25

1937年,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陈赓,说:“旅长,我未经请示就抽了日本大佐才能抽的烟,你处罚我吧!” 1937年10月,石家庄沦陷后,日军第20师团等部沿正太铁路向西进犯,企图攻占晋东门户娘子关。 时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就决定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减轻友军的压力。 由于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比较简陋,无法与日军的作战部队硬碰硬,刘伯承决定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 只要选好有利地形,利用地形和人数优势,伏击日军的非战斗人员,胜算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日军的辎重部队关系到日军的后勤,打掉了日军的辎重部队,也能直接减轻友军的压力。 经过分析,刘伯承判断,日军的辎重部队必经山西平定县的七亘村峡谷,就让386旅在此设伏。 386旅的旅长叫陈赓。 陈赓把这个任务交给了772团副团长王近山。 自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来,772团还没有打过什么胜仗。 而友军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了大捷,八路军120师在雁门关取得了大捷,129师385旅769团夜袭阳明堡,炸掉了日军24架飞机,一时间也是名震全国,唯有772团还没有开张。 这时,772团全团上下都憋了一口气,他们一听说要打仗,个个喊着“非得给日寇点颜色看看”。 从情报上看,日军的辎重部队有300余人。 为了伏击这股日军,王近山带了5个连的兵力,利用七亘村及甲南峪一带的陡峭地形埋伏。 在这期间,日军的辎重部队,提前进入了伏击圈。 如果等待上级指令,那么就会错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下,王近山顾不上那么多,战机稍纵即逝,他果断下令进攻,还下令:“机枪连打领头的,步枪排掐尾巴,手榴弹给我往人堆里扔!” 在王近山的指挥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利用有利地形,手榴弹和密密麻麻的子弹,如雨点般砸向了敌人的脑袋。期间,身为副团长的王近山也是身先士卒,提着大刀就带着战士们冲入敌群。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大获全胜。 此战,我军歼敌300余人,自身伤亡仅有10余人。 除此之外,我军还缴获了大批军需物资。 这份战果,放在当时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 战斗结束后,王近山知道,他未经请示就下令伏击日军,严格来说属于违反纪律。 所以王近山就带着战利品去见旅长陈赓,这些战利品中,包括了从一个日本大佐身体旁边缴获的高级香烟——“樱花”牌香烟。 这种香烟,是当时日军大佐以上的军官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王近山避重就轻地对陈赓说:“旅长,我未经请示就抽了日本大佐才能抽的烟,我错了,你处罚我吧!” 王近山这话虽然是“请罪”,却巧妙地将“擅自行动”的核心问题,转移到了“违反缴获物资纪律”的问题上,与前者相比,后者的问题无疑更轻。 而陈赓一下子就明白了王近山的意图。 不过看到出色的战报,尤其是王近山指挥部队,以伤亡10余人的代价歼敌300余人,陈赓非但没有责怪王近山,还笑着对他说:“没啥,打赢了,我照样记你大功!你小子要是每回违反命令都能缴获这种‘罪证’,我天天给你记大功!” 陈赓也知道“将在我,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在当时的情况下,王近山下令开枪才是正确的,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员,所以陈赓自然不会怪罪他。 几天后,刘伯承打破了“兵不重伏”的常规,指挥部队在同一地点(七亘村)又打了一次伏击,消灭了大批敌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寒星伴月念情长

寒星伴月念情长

寒星伴月念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