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6日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已伤痕累累的俄罗斯,还能架得住几砍几劈?已气

烁耀中原 2025-10-08 00:13:17

特朗普6日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已伤痕累累的俄罗斯,还能架得住几砍几劈?已气喘吁吁的局势,还能遭得住几吹几烧? 来源:国际姜侃侃而谈 特朗普在2025年10月6日的表态中,明确表示已“差不多做出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但他强调需要先确认乌克兰的使用意图。 这一决策并非突然,而是经过数月的酝酿。 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闭门会晤中直接向特朗普提出请求,希望获得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战斧导弹及ATACMS攻击权限。 特朗普的立场从早期拒绝转为考虑,反映出他对俄罗斯政策的调整。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因普京拒绝和谈而“感到沮丧”,认为通过武器施压可能迫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战斧导弹的交付方式可能通过北约成员国出资购买,以间接形式转交乌克兰。 这种安排旨在降低美国直接介入的观感,但实质上仍由美国主导。 白宫内部对此次决策存在分歧,部分顾问警告这可能突破俄罗斯的红线,而强硬派则认为必须展示对乌克兰的支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俄罗斯需要明白,拖延战争只会让代价更高”,这一言论被解读为向克里姆林宫发出明确信号。 战斧导弹的军事意义不容小觑。 这种巡航导弹的射程可达2500公里,能够低空飞行以规避雷达探测,精准打击纵深目标。 乌克兰现有武器如ATACMS的射程仅约300公里,战斧的加入将极大扩展乌军的打击范围。 军事分析师指出,战斧可以覆盖莫斯科及俄罗斯西部的重要能源设施、兵工生产基地和指挥中心。 例如,俄方的炼油厂、弹药库和后勤枢纽都可能成为目标,直接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持久能力。 战场影响方面,战斧导弹可能改变当前的僵局。 乌克兰军队在东部战线面临压力,而远程打击能力能让俄军后方不再安全。 俄军需重新部署防空系统,如S-400和S-500,但战斧的饱和攻击可能考验其拦截效率。 一名北约军官匿名表示,“战斧不是万能药,但它能给乌克兰带来不对称优势”。 俄方曾公开数据称其防空系统成功率超过90%,但实战中面对多波次攻击时,这一数字可能大打折扣。 俄罗斯对特朗普的决策反应激烈。 普京在近期讲话中警告,若美国提供战斧导弹,将“破坏俄美关系刚出现的曙光”,甚至导致关系彻底破裂。 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是真正的熊而非纸老虎”,暗示已准备好反制措施。 七日内,普京两次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发出警告,但均被特朗普团队忽略。 俄方认为这是美国直接参与冲突的标志,而非简单的武器援助。 俄方的潜在反制措施包括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 军事上,俄罗斯可能加强对乌克兰后勤节点的打击,如摧毁武器运输路线或升级前线攻势。 有报道称,俄军已在白俄罗斯部署额外兵力,作为应对预案。 地缘政治上,俄罗斯可能加速与伊朗、朝鲜等国的合作,向美国对手提供支持。 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公开表示,“美国在玩火,后果将由他们自负”,这一表态被视作升级信号的铺垫。 国际社会对此次决策的关注度骤升。 北约内部出现明显分歧,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担忧激怒俄罗斯可能导致冲突扩散。 一名欧盟外交官透露,“许多成员国希望避免直接挑衅,但美国的主导地位让协调变得困难”。 与此同时,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公开支持特朗普的决策,认为这是遏制俄罗斯侵略的必要步骤。 这种分歧反映出北约联盟的脆弱性,尤其是在战争长期化的背景下。 美俄关系的临界点问题引发讨论。 战斧导弹的交付可能关闭两国间的危机沟通渠道,例如现有的军事热线机制。 美国务院官员承认,近期与俄方的对话已减少,双方互信降至新低。 俄罗斯专家指出,克宫将视此为西方集体行动的一部分,而非孤立事件。 历史上,类似武器升级曾导致误判,如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中的角色模糊性。 当前,俄美双方都没有表现出退让迹象。 战场上的实际测试将成为关键。 乌克兰军方表示,一旦获得战斧导弹,将优先用于打击俄军指挥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 这种策略旨在削弱俄军的作战效率,而非直接改变前线态势。 俄方则宣称已模拟过多轮应对方案,包括电子战干扰和物理摧毁发射平台。 但军事观察家质疑,俄军在多线作战压力下能否有效应对新威胁。 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协同攻击已有成功案例,战斧的加入可能放大这种效果。 特朗普的决策动机引发多种解读。 一些分析认为,这是其国内政治策略的延伸,通过展示强硬姿态争取选民支持。 另一些观点指出,特朗普可能低估了俄罗斯的反应强度,误判了普京的底线。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警告,“武器交付容易,但控制升级难”。 白宫简报显示,特朗普团队更关注短期战场效果,而非长期战略平衡。 这种聚焦当下的做法,与拜登时期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