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一男子发现空地上有一只死去的藏羚羊,觉得好玩,便上前要将羊角拔下来,同伴看到后,被吓得不轻,连忙上前制止,这才算是逃过一劫,网友:这要是没有同伴,起底三年! 在西藏那曲的广袤草地上,一场看似无心的举动差点酿成大祸。一名男子瞥见死去的藏羚羊,脑子一热想拔下羊角当玩意儿,同伴眼疾手快拉住他,避免了牢狱之灾。网友直呼,要是没人拦,三年起步起步。这事儿听起来荒唐,却藏着多少人不知道的底线? 这事儿发生在2024年7月17日,那曲地区高原上空。几个人开车闲逛,远远瞧见秃鹫和老鹰围着什么啄食。走近一看,是只成年藏羚羊,已经死去好几天了。尸体腹部撕开,鸟儿在撕扯肉块。其中一个年轻人觉得羊角弯弯的模样有趣,就上手去拽。幸好王先生在一旁,他赶紧上前拽住胳膊,提醒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碰不得。年轻人听了,松手走人,大家也没多纠缠,就这么离开了现场。整个过程就几分钟,但视频一发上网,瞬间炸锅。 说起藏羚羊,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看的。藏羚羊学名叫藏羚,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它们体型瘦长,公羊有对标志性弯角,用来防御和吸引配偶。历史上,这物种因为羊绒需求被猎杀得惨烈,上世纪90年代数量掉到不足2万头。国家从1990年代开始严打,禁止一切非法捕猎和交易。现在,种群恢复到30万左右,但保护力度一点没松。遗骸和制品都算保护范畴,私自拿走就是违法。这次事件里,那年轻人要是真拔下来带走,后果可想而知。 法律上讲得很清楚。《野生动物保护法》把藏羚羊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非法获取、运输或出售它的制品,情节严重的,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十年以上或无期。羊角就算从死羊上拔的,也算制品,因为它有经济价值,有人会拿去卖假药或工艺品。最高法和最高检联合发文,强调即使是捡到的保护动物遗体,也不能随意处置。得报告给林业部门,他们来处理。年轻人那一下拽,够得上非法获取的苗头,要是被巡护队撞见,起步三年不是开玩笑。 王先生是本地人,平时干行政工作,对这些法规有点底子。他后来在视频里说,大家出门玩得开心,但得长点心眼。高原上野生动物多,碰见死尸别乱动,直接拍照上报。林业局有热线,24小时接。事件发酵后,那曲林业部门注意到了,但因为没实际损害,没立案。只是发了条通报,提醒游客遵守规矩。这也侧面说明,基层执法越来越细致了,不再光靠大案要案。 网友反应五花八门。有人直言那年轻人运气爆棚,朋友就是及时雨,不然蹲号子去。平台上评论上万条,好多转发科普帖。还有人阴阳怪气,说风吹日晒烂掉没事,鸟吃也没事,你人拿怎么就行。说实话,这话听着有理,其实站不住脚。自然分解是生态循环,鸟兽啄食是食物链一部分,不涉及人为干预。但人上手,就是资源掠夺,法律管的就是这个。环保博主接茬解释,举例青海格尔木一案,团伙猎杀上百只,主犯判14年。这样的对比,让人警醒不少。 这事儿不光是法律课,还牵扯生态大背景。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藏羚羊是草原指示物种。它们迁徙路线长达千公里,吃草控制植被,帮着维持土壤稳定。要是遗骸随便被拿,等于破坏监测数据。国际上,CITES公约也护着藏羚羊,中国是签约国,出口制品得有配额。国内,珠峰地区巡护队年抓上百起违规。年轻人那举动,说白了是无知加好奇,但无知不是挡箭牌。出门前多看两眼法规,比事后后悔强。 从事件看,教育缺口还大。学校里生物课讲动物,但保护法少提。旅游App上,景点简介有生态提示,可很多人刷着刷着就忽略了。王先生上传视频,本意是分享见闻,没想到成警示片。转发链上,好多本地牧民留言,说以前也见过死羊,但现在知道不能碰。变化在发生,社区巡护越来越密,村民举报奖励也上调。年轻人事后没露面,但圈里传他道了歉,继续干本行。这说明,及时刹车还能回头。 深挖下去,这不只是个案。类似事儿全国不少。四川甘孜,有人捡藏羚羊角卖网,抓了判三年缓刑。内蒙古,捡到草原狼皮当装饰,罚款上万。根子在意识上,经济发达了,野外探险热,但法规普及跟不上。专家建议,景区多设警示牌,App推法律小测试。林业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野生动物违法案破2000起,多是低认知错误。藏羚羊案子虽少,但典型性强,能拉动整体警惕。 网友那句“起底三年”,听着土,但戳中要害。刑法第341条明文规定,情节严重从重。什么是严重?涉及制品价值超5000元,或多次犯,就是。羊角市价几百到上千,够门槛。年轻人拽的那下,没拔成,算运气。但要真带走,运输过程一查,证据链全了。法院判案看事实,王先生视频就是铁证。幸好是朋友间,内部消化,没闹大。 你遇过类似尴尬没?出门玩碰见保护动物,怎么处理的?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说不定下一个警示就从这儿来。
西藏那曲,一男子发现空地上有一只死去的藏羚羊,觉得好玩,便上前要将羊角拔下来,同
虎皮芳草潭
2025-10-08 00:31:09
0
阅读:29